2009年12月4日 星期五

一位優秀的英語教師

在奧克蘭飲茶,所有點心妹點心阿嬸都是「兩文三語」。對著華人茶客,可能要說普通話或廣東話,對著洋人茶客,自然是用英文溝通。

香港的語文教育政策一直鼓吹「兩文三語」,但「吹」還「吹」,25年來本港學生英語水平一直下跌(見《蘋果日報》2009年12月2日港聞版)。

香港人常以本港是國際都會為榮,但和英、美、澳、紐等地比較,香港絕不是「華洋雜處」,華人人口與帶著「懶音」的廣東話佔了壓倒性的「優勢」。缺乏了用英語的生活環境,學生的英語水平又怎會容易提升呢?就算要為學生製造「語境」,「境」內也要有些真正的「英文人」,「帶起成隊波」,切忌「水鬥水」。談何容易,但我也曾見過一位教師成功做到。

他是九龍一家男校的愛爾蘭籍神父,己退休仍留校任教。他上課時會帶學生外出,在街上碰到有外籍人士,會鼓勵學生上前與他們交談,甚至做訪問,這些活生生的經歷,就是學生的英文作文題材。他也帶學生參觀學校附近的社區設施,如教堂、景點,回校後要求他們寫出觀感,英文詞不達意之處可以用繒圖代替。他平日喜歡接觸不同層面的人物,只要他覺得對方可以用英語和學生溝通,便邀約他回校,安排一些學生與他交談,內容又成為學生的作文題材。

以上說的其實已是十年前的事了,當時尚未湧現一批'life-wide learning’, ‘other learning experience(OLE)’、「通識教育」、「語境」等術語,再一次說明「口講冇用,做到至係好嘢」的至理名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