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16日 星期四

炒飯綜合症

炒飯是很受歡迎的食物,但吃炒飯會引致「炒飯綜合症」?。食環署食安中心69日公布,從荃灣某食肆抽取的炒飯樣本中,檢出「蠟樣芽孢桿菌」含量超標10倍。有報導指該店舖早前亦曾被發現炒飯樣本含菌超標14倍。食環署提醒,「蠟樣芽孢桿菌」普遍存在於環境中,如製作或儲存食品的過程欠缺衞生,可引致該菌繁殖,食後可能引致「炒飯綜合症」,包括腸胃不適,嘔吐及腹瀉。

為什麼吃炒飯也衛生問題?什麼是「蠟樣芽孢桿菌」?原來製作炒飯是用冷卻了的白飯,有醫生指出,熱飯放著自然降溫,容易令細菌快速繁殖,特別是一種叫「蠟樣芽孢桿菌」(又稱「仙人掌桿菌」Bacillus cereus)的細菌,徹底該菌周身佈滿短鞭毛,形如仙人掌,不少人喜愛用隔夜的冷飯來炒飯,炒起來才會粒粒分明,但如果炒飯時加熱不夠,沒徹底殺菌,吃後中了蠟樣芽孢桿菌毒素,就可能引致「炒飯綜合症」。由此亦可見,就算白飯,亦是最好趁熱吃,冷卻或半冷熱的飯,或已有細菌滋生其上。(網上圖片)。

6 則留言:

  1. 長知識,燒肉檔叫的外賣,叉油雞燒肉雙併飯,回家即食,應無問題,很好時見檔友,從熱熱的飯煲拿出來的飯,再放燒味,保証新鮮。:)路過的讀者

    回覆刪除
    回覆
    1. 對,趁新鮮食,燒味香噴噴,皮脆肉嫩,飯熱騰騰,人間美味,但放涼了,味道差了半截。連漢堡飽、熱狗、油多等快餐食品都如是。

      刪除
  2. 不單是白飯,任何食物,在冷凍後均會產生細菌,故加熱煮透,乃是常識。
    至於細菌的名稱,一般人均不大了了,聽了也會很快忘掉。

    中式烹炒,所重就是鑊氣,炒飯尤然,故甚少會炒「冷飯」,以未炒透的飯菜奉客,否則,顧客可能投訴,下次亦不會再光顧。小弟在外面用餐,炒飯是常吃者,但「炒飯綜合症」,倒是頭一回聽聞,大開眼界。

    政府的食安中心,定期出報告,乃是交功課,寫一些不癢不痛,無傷大雅的東西,只因每月出糧,不可以不交差。

    回覆刪除
    回覆
    1. 吃白飯與炒飯都同樣有機會「中招」,要吃得放心,最好趁新鮮時吃。冷藏及再加熱,只要做得透徹,都可保食物衛生,最怕是「溫吞吞」,放得個個小時,細菌已大量繁殖。例如「咖哩雞飯」,一盤咖哩雞,以熱水「坐住」,中午賣到下午茶時間約兩個多小時,上碟奉客時,白飯與咖哩雞都是微暖,新月人吃後,情況與炒飯綜合症一樣,此乃真事。

      刪除
  3. 碰着另類咖喱雞,可能手尾更長,這也是真事。:)路過的讀者

    回覆刪除
    回覆
    1. 所以,新月人只是得了炒飯綜合症,已算幸運。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