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4日 星期四

漢字的世界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漢字的世界亦同樣廣博,承載了中國文化的精髓,千百年間,其形式經歷不少演變,不間斷地被廣泛應用在不同的領域。饒宗頤文化館利用了F座上層的梯級,以「漢字年與歲」,展示古代年歲的稱謂及篆書寫法。

饒宗頤教授認為「造成中華文化核心是漢字,而且成為中國精神文明的旗幟。」展品〈文字樹〉的靈感正源於其著作〈符號•初文與字母:漢字樹〉。

漢字世界裡有不少故事,包括漢字的起源、造字方法、書寫工具和印刷方法等。以短片介紹「女、安、孕、身、字、子、好、教、孝」等九個漢字的變化和相互關係,既有趣又有啟發性。

漢字是象形文字,本身已具美態,將漢字融入生活和藝術,例如見諸於書、畫、雕刻等,令漢字的世界,處處是美。

「活字生香─漢字的世界 世界的漢字」在饒宗頤文化館展出,展期至20191231日。饒宗頤文化館本身就像個世界,一扇窗、一幅瓦頂、一株花、一個水池,皆是恬淡而雋永,散發着中國文化氣息

11 則留言:

  1. 饒公是國學大師,其成就有目共睹。
    稱饒公為國學大師好,還是漢學大師好?
    中國兩千年來的文字,稱中文好、還是漢字好?
    我們小時候讀的中文,統稱國語,當時不稱漢語。
    王羲之、歐陽詢、趙孟頫、蘇東坡等書法大家的墨寶,寫的是中文書法,一般不會稱作漢語書法。
    李白、杜甫、李後主、歐陽修的詩詞,是中文詩詞,不作漢語詩詞。
    紅樓夢、西遊記等章回小說,是古典章回小說,不是古代漢語小說。
    大學裏研究中國文化、文學、文字學、古典詩詞、散文、現代文學等的學系,稱作中文系,不作漢語系。
    「漢字」,從上面的圖片看,譯作Chinese Character。中文(解作一種文字)也是譯作Chinese Character。如此說來,漢字即是中文,那麼,香港中文大學是否也可以稱作香港漢字大學?

    大學裏的中文系,是否稱作漢字系?
    在中學裏任教中文的老師,是否只稱作漢字教師?
    家長應說,我鼓勵孩子學好中文、還是我鼓勵孩子學好漢字?

    小弟以為,中文和漢字兩回事,層次和格調完全不同。故所以有中文大學、中文系,學中文,而不是漢語大學、漢語系、學漢語。當中大有文章,大有深層的意義。

    現今流行稱什麼「中國語文」,真截了當,是中文、國文。現代漢語、古代漢語,就是現代中文和古文。中國文字有造字的方法、有書法(如篆書、隸書、楷書)等,這些都是中文。

    漢字,有多少「政治正確」的意味,一則用以區分漢族和其他民族採用的文字、二則當今中國大陸把中文稱漢語,例如「漢語拚音」「漢語辭典」等。
    中華文化的核心是中文、是國學。

    回覆刪除
  2. 「活字生香─漢字的世界 世界的漢字」
    小弟比較喜「活字生香─中文的世界 世界的中文」

    回覆刪除
    回覆
    1. 閣下目光如炬,新月人只是人云亦云。

      但漢語一詞,新月人一向有所聽聞,例如手頭上有一本〈古代漢語〉(文選),主編王力,典文出版社出版,出版了很久,但書上沒年份,據說曾是香港的大專用書,內容包羅詩經、楚辭、左傳、史記、以至論語、古詩、唐詩等作品,但書名都稱之為漢語。

      香港以前有間小學名為「漢文師範同學會小學」,名稱亦叫漢文。

      日本韓國有中醫,稱之為「漢醫」。

      日本文字有些筆劃較多的稱為「漢字」。

      美國大學內研究中文和中國事物的稱為「漢學」。

      是故新月人對「漢字」一詞,沒有任何反思或再思。事實上新月人的志願也是做一名「大漢」。

      刪除
  3.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
  4. 台灣至今並不流行以「漢字」、「漢語」等稱中文,台灣中小學教的是國文,國即中國,故即中文。

    王力是中國大陸的「漢語學家」,故其編的自然是「古代漢語」。此君在文革時期被打成「反革命分子」,文革後也未得平反,晚景坎坷。

    香港以往也有人把中文稱漢文,但非主流。外國人頗多以「漢」代表中國,故有漢學家,稱學習研究中國文化為研習漢學。日本有漢字、有中醫藥的漢方。

    但我們總不能把香港中文大學稱作香港漢文/漢語/漢字大學,這就違反了建校先賢的「初心」了。錢穆先生的著作,只稱中國為中國,中國人為中國人,中文為中文,也未曾見他把中文稱作漢語。

    新月人是大漢,小弟慚愧,只是漢子。

    回覆刪除
  5. 還望新月人不嫌繁瑣,小弟多說幾句。

    如果以漢字來稱傳統的中國文字,那麼,中文是什麼?

    中華民族當中有一些小數民族,如滿族、蒙古族、藏族等,那麼,滿文、蒙古文、藏文又算不算是中文?
    不知今天的中國大陸,是否還有「中文」這名詞和概念?抑或以「漢字/漢語」代替中文?

    今天中國推行的普通話,說是北京語調、書寫的是簡化了的傳統中文(稱作漢字)。推行普通話的目的,是統一全國的語言,小數民族的語言和文字並不入主流,不入「普通話」,中國及華人社會所用的中國文字只有一種,那何不就稱它為中文?

    我們習慣稱中文報章、中文雜誌、中文歌曲、中文電台、中文傳媒,如何改為漢字報章、漢字雜誌、漢字歌曲....,是否有些別扭?我在這裏,只知用中文和新月人溝通,從未想過用「漢字」和新月人溝通。

    中文的層面很闊,涵蓋了數千的的中國文化、文學、歷史、傅統習俗、語言藝術,也包含了中式的語意邏輯和思維。漢字,是狹義地指一種文字,沒有豐富多彩的內涵。這是小弟喜歡中文的原因。

    上述只是個人之見,尚祈新月人及大雅君子賜教。

    回覆刪除
    回覆
    1. 閣下不吝賜教,洋洋灑灑,新月人得益不淺。新月人所言,只是一個老百姓的直覺,沒有學術基礎。

      新月人繼續直覺,中華民族包括漢、滿族、蒙、回、藏、苗、瑤等民族,除漢族有文字外,最低限度還有滿文、蒙古文、藏文等,最被廣泛使用的是漢族的文字,如今稱中文的,就只得漢人的文字,所以漢文獨大,成為代表了中國文字的文字。圖片上英譯饒公文字,漢文是Chinese character,不能譯成Han character。

      再說,只是新月人的直覺,因為懶看書,講錯幸勿見笑。

      刪除
  6. 五族共和,是民國以後的概念。中國歷秦漢以還,以漢族為主體,漢人用的文字,就成了中文,當時並沒有「漢字」的概念。東漢的許慎編《說文解字》,就是文字學,當然,不會稱作說漢文、解漢字。

    女真族(後來的滿人) 、蒙古族等,向來被視作外族。北宋時契丹族建遼國、女真建金國,與宋是不同的國家。靖康之難,金人南侵,宋主被擄,北宋是「亡國」了。蒙古人建立元朝、滿人建清朝,對漢族來來,也是外族入主,受外族統治。

    今天,小數民族也是中華民族的一份子,也成了中國人,漢語、藏語、滿文,圴是中華民族的語文。但只有二千年以來漢人慣用的語文,才是真正的中文。小弟以為中文就是中文,無需刻意說成為漢語。

    「枯籐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這是一段優美的中文,有修辭、有意境、有情韻。如果說這是一段漢字,則盡失風流了。

    回覆刪除
    回覆
    1. 閣下旁徵博引,論點極具說服力。新月人同意中文就是中文,無須說成為漢語,只是想猜測為什麼中文又有漢語之稱。原因之一,可能有些學者,特別是有些漢學家,同時認識一種或多種滿、蒙、回、藏等文字,所以要強調「漢文」名稱,以作區別。

      以上仍是穿鑿附會,幸勿見笑。

      刪除
  7. 中文和漢字的最重要分別,是中文蘊含了兩千年的中華文化,漢字則只是語文(language),層次完全不同。

    香港中文大學,肩負弘揚中國文化之使命,若作香港漢字/漢語大學,等而下之矣。

    學好中文,不止於認識和運用文字,若無中國文化和歷史的修養,不能說學得好。學好漢字,把它作為一種書寫的溝通工具,就簡單得多了。

    所以,中文的世界,和漢字的世界,完全不同。

    回覆刪除
    回覆
    1. 閣下一語中的,中文蘊含了兩千年的中華文化,漢字則只是文字,兩者層次有別。

      新月人受益不淺,謝謝賜教。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