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4日 星期一

你吃的是醬油嗎?

你吃的是醬油嗎?這視乎你對醬油的要求,例如是否須以大豆釀製,或者只用小麥釀製也可,又或者是否含添加劑。大多的醬油,都以大豆釀製,所以你吃的,大多數是醬油。

也有一種中文稱為「鮮醬油」,英文稱為調味品(seasoning),就是以小麥釀製,其成份沒有大豆,例如「美極鮮醬油」。那到底你吃的是醬油還是「鮮露」呢?如果愛吃,則不必計較名稱了。

不過,大多的醬油產品,都有加入添加劑,而且不只一種,用作增味、調節酸鹼度和甜度、防腐、色素等,而且種類很多,有些還有副作用。

添加劑

類別

副作用

E621  -  Monosodium glutamate (味精,穀氨酸一銨)

增味劑 

國際和國家機構認為,作為一種增味劑,味精是安全的。

E631  - Disodium inosinate (肉苷酸二鈉/肌苷酸二鈉)

增味劑 

不適合十二周兒童及患有哮喘的患者食用。

E635  - Disodium ribonucleotides (核糖核苷二鈉)

增味劑 

沒有証據顯示對健康構成危害。

E627 - Sodium guanylate (鳥苷酸二鈉)

增味劑 

不適合十二周兒童及患有哮喘的患者食用。

E330  - Citric acid (檸檬酸)

酸度調節劑 

食用過量或引致腹痛或喉痛。

E260  - Ethanoic acid (乙酸)

酸度調節劑 

視乎濃度,過量可灼傷咽喉食道。

E331  - Sodium citrate (檸檬酸鈉)

酸度調節劑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認定對人體無害。

E150c  - Ammonia caramel, Class III caramel(焦糖色素)

色素 

銨類化合物與碳水化合物在高溫高壓下,會產生危害健康的污染物。

E202  - Potassium sorbate (山梨酸鉀)

防腐劑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認定對人體無害,亦有人對此產生敏感。

E211 - Sodium benzoate (苯甲酸鈉

防腐劑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認定對人無害。

E951  - Aspartame (代糖, 阿斯巴甜, 天門冬酰苯丙氨酸甲酯)

甜味劑

安全上限:以每公斤體重計,每日可食用50毫克。 

E955 - 三氯蔗糖

甜味劑

安全上限:以每公斤體重計,每日可食用900毫克。 

E433 - 乳化劑

乳化劑

過量食用會破壞腸道微生態,從而增加患上肥胖、代謝綜合症風險。

 

大豆要晒一年才製成醬油。晒約數月後,大豆便會浮起,存在的糖份經乾晒後會出現焦糖化,醬油有天然的深顏色和鮮味。市面上,用大豆釀製,不含任何添加劑的醬油,只佔少數,如果你要吃這種醬油,就要多走幾步,花點時間物色了。

9 則留言:

  1. 這樣麻煩選醬油,倒不如改選地道的生抽及老抽醬油,簡單易明,有平有貴,任君撰擇,若炆豬肉,除了一般調味品材料,老抽是不二配搭,醬油一定是較深黑色,生抽則較淺色,同樣都是大豆生哂,假不得,至於成份,好彩我地有消費者委員會機構把關,經常抽查食品成份,斷估生產商在港售買,不會冒法律上的風險,香港消費者也食得放心,亦安心。:)路過的讀者

    回覆刪除
    回覆
    1. 知還知,做還做,未必做得到知行合一,路過兄說得對,買醬油之前,很難做得到慢慢細看其成份,而且大家都有吃慣了的醬油,可以繼續吃。只是外出用膳,就不會相信自己吃的是價錢貴三四倍的正宗醬油了。

      刪除
  2.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
  3. 食物需要調味劑,醬油即是其一。少了醬油,色和味均遜色。

    醬油是中國人的發明,經歷兩千多年。初由肉類,後來才用大豆發酵提煉。今天醬油的品類眾多,生產地也不止是中國,即如日本、大馬、新加坡等國,也各有其品牌。

    食物以外,生活也需調劑,否則,也是淡然無味的。新月人的部落格,是小弟生活的醬油。新月人的醬油,用不同的材料釀造,但不含有害的添加劑。

    回覆刪除
    回覆
    1. 中華飲食文化,有開門七件事,茶米油鹽醬醋茶,醬除了醬油外,應該還有很多種,今天生活節奏快,有醬油已很滿足。
      醬油又叫鼓油,旺角更有條鼓油街,未知以前是否有鼓油廠,但牛頭角淘大花園前身則是淘大鼓油廠。
      俗話說,鼓油撈飯,整色整水,新月人的部落格或間中都有此問題,承閣下不棄,謝謝。

      刪除
  4. 確實新月兄這整色整水醬油Blog, 調製得非常廣泛,也吸引我這路過讀者品嘗,尤其炒冷飯題材,說起醬油,大馬(馬來西亞)普遍食店,無論炒飯,炒麵,炒菜及其它佳餚,都喜歡加上濃濃的醬油,別樹一格。:)路過的讀者
    後記:中文大學的校徽風波,終於回復舊貌,看來中大師兄姐弟,仍鐘情古樸的校徽&校訓。讚!

    回覆刪除
    回覆
    1. 大馬醬油,濃油赤醬,別具風味。到星馬遊玩,一定要品嚐。本部落格味道略為清淡,因為只有本地醬油。
      路過兄提到的中大校徽事件,待塵埃落定後,新月人也希望談一談。

      刪除
  5. 醬油既是中式烹調必備的,那麼,我們一生中,到底吃了多少公升的醬油? 還記得先父吃飯時,總愛酙一小碟醬,放在桌上,再行調味。 這是一個頗有趣的話題,不知有沒有「專家」做過統計?

    醬油既然可以整色整水,那麼,我們的腸胃,一定不會是潔白無瑕的,是否也染上了豉油的顏色?

    回覆刪除
    回覆
    1. 嗜鹹者什至食鹹魚都點醬油,樂此不疲,另有人嗜甜,飲可樂要加糖漿,又有人嗜味精,飲自家煲的靚湯前,竟要加些味之素在湯裏,新月人全部目暏,千真萬確,總之一樣米養百樣人。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