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層還是低層住宅貴?人所共知,當然是高層貴。因為高層住宅的景觀、採光和清靜度,都是低層住宅無法比擬的。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在風和日麗的日子,萬里無雲,大地在我腳下,何等寫意。低層住宅就只有街景和樓景。但每次颱風襲港,就會令人反思這個問題。
據報導,超級颱風「樺加沙」襲港,住在超高層豪宅住戶,整晚要面對猶如坐船的「頭暈體驗」。本港住宅有一套設計標準,頂層水平位移幅度為樓宇高度500分之1。以全港最高純住宅「天璽」為例,樓高269.9米、達68層,理論晃動幅度可達1.08米;同樣位處九龍站上蓋的「擎天半島」1座(256米、75層),以及毗鄰的「君臨天下」(251米、74層),晃動上限同樣達1米,有如「坐船」的感覺。由於高層住宅比低層貴,住戶是否「越富貴、越頭暈」呢?是否低層住戶較優勝呢?
低層住宅還有其他好處,例如遇着停水、停電、電梯故障等情況,低層住戶還可用樓梯上落,但高層住戶就極為困難了。雖然,這好像杞人憂天,但又是很現實的考慮。所以,將來會否有一天,局面被扭轉,低層住宅的價值,高於高層住宅呢?又或者,高低層住宅同價,任君按喜好作出選擇。(網上圖片)。
自從美國911 雙子大厦被空襲陰影,兩座大厦冲天大火,那些人揮舞救援,旋間卻因建築受高温火融冲擊,連環倒塌,生命無常,高樓的喜好。。。用生命來賭博,還是低樓着數D。: ) 路過的讀者
回覆刪除路過的讀者
上文只談和平時期,沒有考慮非常時期。路過兄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吸取歷史教訓。再買物業,路過兄可能選低層。
刪除有謂「高處不勝寒」,又有所謂「畏高症」。凡對上述有感者,均不宜在高層或超高層的樓宇居住。
回覆刪除范文正公的《蘇幕遮.懷舊》有此句「明月高樓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杜甫的《登樓》也有「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故多愁善感者,不宜住高樓。
小弟認某人,多年前購置居屋,他是首批中表者 ,全幢三十多層,上、中、下的單位,任其挑選,此君不選向海者,也不選高層,只選內園景之10樓。後來才知,10樓不獨價格較廉,又不太低,向內園,四周又有其他樓宇遮擋,颱台暴雨也不會正面吹向其居所,他的單位窗戶,從不滲水。當年有人說他不選高層海景,未免太笨,日久才明白此君之智慧。
同一幢大廈,高層者比低層的價格,要高出甚多。景觀慣看亦尋常,故購入中低層者,自有其道理。
本來以為,低層住宅應該比高層貴只是戲言,但閣下認識的某人,在選購居屋單位時,寧捨高層海景,取中層園景。風雨過後,可以印証此君確有道理。
刪除選居所隨了景觀外,方向其實更重要。所謂千金難買向南樓,因為向南的居所,冬暖夏涼,是理想居所。若身處南半球,則首選向北。
港島向維港的屋宇其實向北,但大受歡迎,只能說是維港景色太吸引了。
低層想來想去,最值錢。。。因為低頭思故鄉,這樣爛的笑話,希望不會影響新月兄博主場地質數。: )路過的讀者
回覆刪除人類最初都是像其他動物一樣,居住於洞穴,其後在地面建簡單的單層草蘆。孔明住的就是草蘆。所以人類比較習慣住單層房舍,很多人故鄉的祖屋仍是單層或兩層高的屋。把「低頭思故鄉」改為「低層思故鄉」就對了,所以低層值錢。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