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30日 星期四

香料系列

香料歷史悠久,有各地貿易之初,已涉香料交易。香料是常用的調味品,種類很多,大概不下數十種,各有用途及效用,很難全部認識,但外國的超市賣的香料,十分齊全,貨架上的香料,以名稱的字母次序排列,例如卡宴辣椒粉(cayenne pepper)排前面,如要找薑黃(turmeric),則可順序找排於下面的。


超市會售多於一個品牌的香料,某品牌的一種香料售罄,顧客可找另一品牌代替,價錢與質素大致相若。其中「Mrs Rogers」的香料系列用環保紙盒包裝,還利用盒背,印上該香料的用法和功能的簡介,非常實用,例如豆蔻核仁用量要小,要最遲加進食物,相反,薑黃耐煮,着色力強。如果將全個系列合起來,就如一本香料小百科了。

6 則留言:

  1. 講起香料,我常常喜歡鑽進印度,馬來西亞,尼泊爾或印尼人華僑開的店鋪買上述東西,發覺一個存在很久的問題,大多數包裝上打上本土國的語文,或加一項英文的釋名,再沒有其它語言附註,心想像我們亞洲中國人,如果能在包裝上,再附註簡短中文翻譯,令產品更加透明度,相信會令消費者更樂於採購,尤其blog主題及香料尤如小百科,大多消費者,都喜歡易明白的香料的的用品,所以香料供應商在產品上的推癀,其實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講番薑黃,弄咖喱雞,沒有這天然色素配合,賣相肯定畧遜一籌!哈哈!路過的讀者

    回覆刪除
    回覆
    1. 賣香料以至其他零售,銷售方式各有不同。

      香港灣仔、深水埗、大埔等都有些香料店,說得出的香料都有,主要以散裝方式銷售,亦有售部份牌子的包裝貨,但如路過君所言,消費者未必明白包裝上的外文。

      外地超市有賣的香料其實都是先從各地散裝入口,但入口商做好品質管理,劃一包裝形式,有如一個產品系列,建立自家品牌。

      前者是家庭式經營,後者是企業式。

      刪除
  2. 新月人說香料,由香料可引申一段有趣的歷史故事。

    香料盛產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赤道附近就有香料群島所以,到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等地旅行,大可可品嚐道地的咖喱、胡椒、椰子及其他香料製作的食物。香料除可調味,更可用作化妝、防腐、醫藥等。新加坡的藥油如紅花油、豆蔻油等,便加入香料。

    香料在16至19世紀,是中外貿易重要的貨品。南洋的婆羅洲、爪哇、蘇門答臘等地出產肉豆蔻、丁香、胡椒、桂皮等,明代華人商船到達些地方,必然採這些香货带回中國。在明清的朝貢制度下,南洋諸國定期向中國君主入貢,貢品就是大量的香料,本材和象牙等。

    16世紀後,航運發展,葡、西、荷等國商人東來,在南洋和中國採購香料回歐洲,獲利甚豐,其後英國加入,組東印度公司,專營對華貿易,所買者亦是茶葉、蠶絲和香料,但英國在貿易是入超國,後來為平衡貿易之差額,向中國大量輸出鴉片,引發後來的中英戰爭,又是另一段故事了。

    香料看似平常之物,其實並不平凡。至少,廚房缺了它,一切的菜色,均淡然無味了。

    回覆刪除
    回覆
    1. 「香料看似平常之物,其實並不平凡」,的而且確。從香料的植物學、用途、功效、貿易史等深入探討,皆大有文章。閣下隨手捻來,做了個開端。只是一般人如新月人,最喜歡還是將之用於廚房。

      刪除
  3. 。。但其實用它比喻五味人生,也不為過!哈哈:)互勉之!路過的讀者

    回覆刪除
    回覆
    1. 五味人生之外,還色香味俱全,希望大家可以承受、享受。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