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4日 星期五

超市售賣的鮮魚

超市售賣鮮魚的好處,是能夠保持地面乾爽,顧客買得放心。以紐西蘭來說,地近海洋,魚獲豐富,鮮魚的供應從不短缺,當中還有香港常見的鱲魚(snapper)、烏頭(mullet) 、三文魚、龍脷、泥鰍等。紐西蘭的水域溫度較低,鱈魚(cod)是常見的魚獲,但蝦則欠奉了。

但超市主要是售賣魚柳,淨肉,有超市更備有特製紙袋,顧客選購後,店員隨即把魚柳密封於袋內,可防水防份氣味溢出。個別超市也有整條鮮魚出售,而且已預先去掉內臟,但不會供應活魚,這亦是超市內的魚市場保持乾爽清潔的原因吧。

4 則留言:

  1. 講起外國的超市,所售買的海鮮,敢說比起香港街市的海鮮檔,像有小巫與大巫之感,起碼新鮮鮮不敢說說弟一,但應該有有第二,英國的魚柳國民的主糧,而且非常普過的食食品,即所謂Fish chip, 它們還會有認證的專門店,非常考究。。很多年前,曾經有台灣客人,因業務的往來,我公司幫忙很大,它們有一年寄贈一款食品,個名叫烏魚子,是當地台灣特產,非常有名氣,後來才知道這名物,是由肥大的烏魚的魚卵製成,將肥厚的魚卵取出,再由原鹽醃製壓成,佐酒最佳,要非台灣客人送此盛情佳品,相信自己一輩子也不會知道這名物的由來!!路過的讀者

    回覆刪除
    回覆
    1. 西方人大多不吃連骨頭的整條魚,怕骨,又認為吐骨沒有禮儀,這是文化差異。因此,魚店或超市賣不帶骨的魚柳,店內亦可保持乾爽。
      香港街市的海鮮檔像海邊,游水魚蝦在水箱跳來跳去,濺濕客人,大家亦不介意。喜歡那種方式?只能入鄉隨俗。
      新月人懷疑烏魚即烏頭,但為什麼只有台灣的烏頭盛產魚子呢?新月人不知道了。在台灣夜市吃過一次烏魚子,檔主以炭火暖着,味道鹹腥(個人偏見),之後沒吃了。

      刪除
  2. 同樣名稱的魚類,南北半球的在外型、味道會有些不同,即使是常見的鱲魚、烏頭、牛鰍、牙帶也如是。

    超市講求衛生,賣魚的部門一般也很潔淨。至於魚/海鮮市場,則要視是什麼國家的。比如澳洲雪梨的魚市場,號稱南半球最大的,遊人如鯽,顧客不少,也有鮮活的海產,但多是龍蝦、泥蟹等,魚類則是冰鮮的,絕少「游水」,客人挑好,商店另有部門,把魚類去鱗、去內臟、以至切成魚柳,一條龍服務,乾淨企理。小弟早前往日本旅遊,在金澤的近江町漁市場吃海鮮午膳,海產檔口有數十,魚類林林種種,但環境十分清潔,地面絕無積水,也無異味。

    海鮮市場只應賣海鮮,若兼賣其肉類或活生生的野味,則後果堪虞。幸好未有涉足這類的地方。

    說到魚子,其實是名貴的東西。日本人用鱈魚魚子製成的「明太子」,售價不菲,乃高級食品。因是醃製,故有咸味,但卻十分鮮美,以前吃過,至今仍回味不已。

    回覆刪除
    回覆
    1. 的確,每地區文化不同,飲食習慣不同,吃魚的方式亦是多姿多采。西方人愛炸魚,因為香口,日本人愛魚生,喜其鮮。像閣下般趁旅遊時觀察各地魚市場及品嚐海鮮,其樂無窮也。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