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18日 星期一

英國內閣的譯名

英國新內閣的首相是文翠珊。文翠珊當然是英國人,原名是Theresa May,但她的譯名這樣中文化、文雅、易記、易讀,是那一方面的構思呢?

文翠珊是新首相,但「文翠珊」的名字並不是新的她自2010年起出任卡梅倫內閣的內政部大臣兼婦女及平等事務國務大臣,已開始用「文翠珊」為譯名。其實內閣所有成員譯名,皆由英國駐香港總領事館負責構思和公佈。當時英國駐港總領事館曾致函本地傳媒(函號184021),提供內閣成員名單,希望譯名得以統 一:

The Chinese names of the UK Cabinet Secretaries are given to the local press in order to ensure consistency when the Chinese names of Cabinet Secretaries are mentioned.  The Chinese names in the UK Cabinet List have already been decided and we welcome the local press to use these translations.
英國內閣大臣中文譯名將予以刊行予本地傳媒,俾能以提及大臣時譯名得 一。中文譯名已作決定,歡迎本地傳媒採用。」

不過,這函件沒有約束力,因此,英國內閣的中文由華語媒處理,就好像中華料理,家家不同,各師各法,統 一無期所以,「文翠珊」也叫「梅伊」、「特里莎梅」、特雷莎梅」、「德蕾莎梅伊」等,等等。還好暫時未有把Theresa May 譯為「杜麗莎」或「鄧麗君」。至於其他新任外交大臣,北愛爾蘭首席部長「范愛玲」或蘇格蘭首席部長「施雅晴」等譯名,可能到她們卸仍未統,那就只當作滄遺珠好了。


 

6 則留言:

  1.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
  2.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
  3. 英國比較著重官員的中文譯名,主要是英國和香港的歷年關係。殖民地時期,除港督外,其他高級官員也有官方的中文譯名,不但音韻接近,而且典雅得體,皆出自高手之作,比許多華人的名字更有內涵。

    歷任的港督如金文泰、楊慕琦、羅富國、葛量洪、柏立基、戴麟趾、麥理浩、衛奕信、彭定廉,均是上佳的譯名,既有中國文化,而且音節鏗鏘,親切又容易記憶。此外,警務處長的譯名是韓義理、薛畿輔、顏理國,伊達善、施禮榮,多少和他的工作有關,財政司的譯名有郭伯偉、夏鼎基,是穩重和雄才大略之意,不得不佩服港英政府在這些名稱上的心思,好的名字,語意吉祥,大大拉近了英籍官員和人民的距離。這是統治的哲學,英人深明此道。

    今天的文翠珊,雖平易可親,但較鄰家女孩,是普通之作。

    其他國家的政治人物,有些無官方中譯,有些則直以發音轉譯,貴如美國總統,也直譯尼克遜、布殊、克林頓、列根、奧巴馬等,粗糙不堪。至於近年國內對外人的譯名,也是劣作,什麼卡梅倫、梅伊等,其心態是該等乃蠻夷,配不上優雅的中國名字。可惜是今天不少中國人的名字,也不見得很有文化氣息。

    回覆刪除
    回覆
    1. 以後中國人改名,應該參考英國人的中文譯名了。

      刪除
  4. 論改名,民國期間有很多好名字,遠勝什麼向紅、小兵、大軍等等。
    家父為替小弟三兄弟改的名字也很有意義,連姓氏的讀音是平仄平。
    其中家兄和舍弟的名字更比小弟的好,所以兩人的成就在小弟之上。

    至於兄弟二人的名字,未得他們同意,不便公開。本人則藏拙。
    所以,得個講字。

    回覆刪除
    回覆
    1. 閣下太謙遜了,從閣下把香港歷任港督、財政司等譯名如數家珍列出看來,一定是極有修養有學識之士,估計閣下成就其實在閣下的兄弟之上,但愈成功的人愈謙遜,故閣下不與人爭鋒,誠美德也。
      其實中國有所謂姓名學,把姓名作分析,信者信,不信者不信,但如果把「檢討」、「執行」、「計算」之類的動詞作為人名,只能說是有創意。
      無論如何,名會改錯,唯一不會改錯的,是花名,即綽號,又好笑,又貼切,花名可以是正名的諧音,亦可以是特徵、行為。自己要不介意,甚至要自己拿來開玩笑,否則激氣。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