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9日 星期四

地產與豆腐

地產與豆腐有共通之處,就是兩者都是商品,亦有互的地方是民需品,起人皆,後來耕漸變棕地棕地用作貨少了黃豆價急漲亦由每塊5加價至10為了使消費者得起檔主乃將一塊豆腐,十」字方4小塊每塊只售6,開創雙贏局面,消費者開支減至6元,檔主收入增至24元略,著名的十字介豆腐」。

地產與豆腐其處境亦相同狂升很多人難置業,政苦無對策地產乃參照十字介豆腐模式將小型單位,一劏為四每間劏房採用開放式設計,面積190方呎,據聞其中浴室面積13方呎,洗手盆要擺出走廊,坐上馬桶之後門關不上床怎放仍未有頭。政府方面,則暗中樂見十字介豆腐」,因為將施政報告交代的年度落成住宅單位數目,是原先估計的4倍!

劏房索價每方呎一萬五千元以上,地產與豆腐畢一脈相承置業後,供樓一族如要節衣縮食餐餐食豆,畢每小塊只售6元的豆腐,相對於其他食品,仍算較易負擔。

4 則留言:

  1. 新月人說房地產和豆腐,小弟認為兩者固然可共通,最大的分別是前者不可吃,後者卻可。

    小弟愛吃豆腐,不論是自己買的,還是吃人家的,如果是吃美女的豆腐,更佳。

    豆腐是中國人偉大的發明,也如某些樓盤一樣,是「窮人恩物」。小弟幼年家貪,經常以豆腐佐膳。當年的價格是一毫一大磚。當年未流行用塑料袋,小販愛用舊報紙包裹食物,結果是雪白的豆腐沾上黑色的油墨,面層的不能吃,往往浪費掉。家母總愛差派小弟拿著碟子到菜市場,把豆腐盛載買回家中。小弟有兄弟三人,總不明白為何家母不差派大哥或三弟任這買豆腐的工作,這差事真是「任重道遠」啊。

    因此,小弟養成了愛吃豆腐的習慣。豆腐的食制頗多。麒麟豆腐、琵琵豆腐、煎釀豆腐、紅燒豆腐、東江豆腐、麻婆豆腐.....種類繁多,難以枚舉,但小弟都愛吃。豆腐又可製成腐乳、南乳、是上佳的調味品。

    講千變萬化,房地產尚未及豆腐。但「豆腐潤」一般的單位,卻早以面世。漢代已有「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之語,譏諷商賈豪強巧取豪奪,剝削平民。想不到二千年前的老問題,至今仍然存在。

    有人在任特首前大言不慚地說「民生無小事」,房屋問題是「重中之重」,至今住屋問題,只是變本加厲而已。

    回覆刪除
    回覆
    1. 有人其實對房屋問題已盡了洪荒之力,哽咽稱「粒粒皆辛苦」。「粒粒皆辛苦」也只能夠「先易後難」,目標單位4000個。之後如果,只是如果,有第二三期,豈非更辛苦?還可以用什麼舊詩來形容呢?
      香港開拓西新界及東新界,建成荃灣、屯門、沙田、馬鞍山、大埔、上水等新市鎮及十多個大型公共屋邨的年代,那時的港督沒有哼過一聲,更沒哽咽,難道他們都是麻木的嗎?
      英人管治香港,舉重若輕,港人管治香港,舉步維艱。新月人兒時亦有去市場買豆腐,那檔主是個貌美的少女,每次都說:「買豆腐牙細路。」她大約比少年新月人大幾歲。新月人有點懷念香港那個年代,不一定是親英戀殖,只是那時的豆腐和檔主都比現在的好。

      刪除
  2. 新月人懷念少年時期的香港,小弟建議新月人寫一篇《少年新月人》、《少年新月人與豆腐西施》,讓讀者也懷舊一番。

    新月人的文筆佳妙、知識廣博、思考敏銳,拜讀《外國月亮》,得益匪淺。想來新月人必定家學淵源,少年時已嶄露頭角。故寫少年時代的新月人,必有可觀也。

    新月人少年時代,香港仍是英殖,可見受英式教育的學生,質素甚有保證也。97後香港棄英歸中,諸事頗多不順。以往英廷挑派來的總督,既挾大英帝國的權威,本身又有一定的學養和政治練歷,深諳管治殖民地的權術,可以在港督府中,運籌帷幄,決勝千里。論能力和背景、論政治技巧、以往的總督,放諸全世界,也是一流人才。現在當家的,一是(失敗的)航運商人,一是寂寞的推銷員、一是測量師,和以前的總督相比,高下不言而喻。

    特首既無普選,港人治港又難覓人才,索性環球招聘,由香港政府出廣告招聘特區行政長官,應徵者不限國籍,可來自北京、上海、倫敦,也可來自台北、華盛頓。重金之下有勇夫,說不定退休的朱鎔基、克林頓、布殊、馬英九、各跨國企業的總裁等也來湊熱鬧。遴選委員會仍是只要阿爺一人即可,其他的什麼民建聯、民主黨、大狀黨、中聯辦等,一律收聲。香港頓時可以和諧,也沒有了什麼小桃園飯局,不必搞什麼官商鄉黑串連了。寫到這處,小弟的睡意漸濃,在夢中續作吧.....

    回覆刪除
    回覆
    1. 閣下時加匡正,新月人還未來得及致謝。少年時代,一鱗半爪的印象,不足為外人所道。【少年維特之煩惱】、【少年福爾麼斯】、甚至【少年黃飛鴻】,才是值得欣賞啊。如果他日有本【少年特首之煩惱】,相信也有捧場客。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