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1日 星期一

《南屏晚鐘》的懷舊



《南屏晚鐘》是一首流行歌曲,歌曲表達的大概是一種婉約的少女愛慕之情,內容與香港無關,但此曲是創作於五六十年代,作曲的王福齡、填詞的陳蝶衣、原唱歌手崔萍,都是居於香港,畫面再穿插同年代的香港景色於是《南屏晚鐘》的懷舊之情,就油然而生,濃得化不開了。

《南屏晚鐘》單動聽,歌詞溫文雅歌手唱來從容細膩不徐不疾,全都揚溢著昔日香港的敦的人情和悠閒的生活節奏,《南屏晚鐘》懷舊自有其因由

不過,懷舊只是一種情懷,人總有過去,對舊日的人和事有所懷緬是人之常情,但懷緬之餘,又有誰能捨棄今日通訊科技和集體運輸帶來的方便快捷呢?懷舊與所謂「香港獨立」,更是風馬牛不相及。香港從來沒有獨立,懷舊的背,亦是一個從來沒有獨立的舊香港吧了。

7 則留言:

  1. 南屏晚鐘是崔萍小姐的經典名曲,歌曲配上1958年的香港影像,濃濃的懷舊味道,令人一看再看,一聽再聽。

    1958年的香港,經濟雖尚未起飛,但已從大戰後重建,一片繁華,普羅大眾不很富裕,但社會穩定,是東亞的樂土。何以見得?

    1958年的中國,搞的是三面紅旗,由1958-62年,大饑荒令數千萬人餓死。1958年,金門炮戰,台海峰煙四起。越南、馬來西亞等面對共黨勢力的擴張。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與蘇俄集團的冷戰方興未艾。香港在英國統治下,在冷戰的夾逢中,反而很微妙得到生存空間(其實,當中大有原因,非能在這裡細表)。

    香港有自由的空氣,有統治的理念,有西方的法制,這是戰後至97前香港成功的因素。今天香港回歸中國,好些97年以前的核心價值、均衡的勢力,相對寬容的氣氛逐漸消失,於是有人講港獨。

    小弟認為港獨現實上不可能,但港獨是意識上的抗議,意識上表示對目前的管治的不滿、爭取港人種種應有而未有的權利。

    小弟情願放棄今日的進步,不坐地鐵坐小輪,不要手機撥電話,在謐靜的長夜,聆聽收音機傳來崔萍小姐的南屏晚鐘。平和的心境,是最大的滿足。

    回覆刪除
  2. 更正:
    第三段第四行夾逢,正確是「夾縫」。

    回覆刪除
    回覆
    1. 「時光一去永不回,往事只能回味...」這是另一首懷舊歌了,但卻喚醒懷舊的人:往事只能回味。
      回味是一種自我沉醉,新月人也有,猶如發夢,暫時可以逃避現實,不過現實始終是揮之不去。香港過去的一段黃金歲月,在歷史的長河裡,只是一些偶然,絕難重演。香港今後去向如何,如果有居士能合指一算指點迷津就好了。

      刪除
  3. 歷史就是許多偶然組成,而且不可以重演。香港有些人主張重新由英國統治,是否不切實際。相信主張者心中有數。但何以有此主張?可能是希望否定現實。

    有人相信宿命,有人逃避現實。但如果見到女神,卻不敢追求,這個女神不會投懷送抱,也永不會到手。

    毛主席曾說:「唯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

    回覆刪除
    回覆
    1. 重新由英國統治,只是痴人說夢,以荒謬的形式表達對現時的不滿,亦搏出位。港獨亦如是。
      不過,這些言論者亦被取消選舉資格,不用發夢了。這是個沒有夢的年代。見到女神,也不要發夢。

      刪除
  4. 不談政治,只談歌星。

    崔萍的歌好,葛蘭、顧媚、靜婷、蓓蕾、潘秀瓊等五六十年代的歌星,均是聲色藝俱全,每人也有代表名曲。余生也晚,她們當紅時,仍是童蒙,但日後聽其作品,沉醉不已。

    懷舊是享受,望新月人日後多些推介金曲,讓小弟一飽耳福。

    回覆刪除
    回覆
    1. 以前的歌星歌藝一定好,沒有所謂偶像派,現在卻分為實力派和偶像派,只能說,時代不同了,難道歌也以前的好?至於推介金曲,
      新月人只是拾人牙慧吧了。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