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7日 星期一

青海甘肅七天之旅(三)

第三部 青海三(文字及圖片:比利)

離開茶卡鎮,展開一段長途,穿過柴達木盆地,前往察爾汗鹽湖。柴達木盆地處青海省西北部,海拔三千公尺,在阿爾金山、祁連山和崑崙山之間,面積約為十二萬平方公里。盆地長年乾旱,年雨量僅26公釐,但盆地含有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氣,是能源的寶庫。

汽車走在盆地的公路上,見到的多是旅遊車和大型卡車,交通比想像中繁忙,這些公路鋪砌得很好,高速行駛,一點也不顛簸。儘管走在現代化的公路,坐在空調的汽車,只要看到兩旁無垠的黃沙,遠處起伏的山坡,就可以想像昔日只以駱駝代步,穿越荒漠是如何艱辛。從前讀邊塞詩,讀張騫通西域,其實都是「紙上談兵」,只有實地體會,才明白前人的堅毅和勇氣。

由這方向走,在公路的左方,就是長達2,500公里的崑崙山脈。金庸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中,崑崙派是江湖的八大門派,掌門人何太沖的劍法精妙,少逢敵手,此行真正見識到名門勝地。沿途所見,沙漠上建有無數用以發電的風車,背景是高聳的山脈,極為壯觀,當地政府發展能源和交通,可說是不惜工本了。

午後到達察爾汗鹽湖,此湖面積高達5,856平方公里,是茶卡鹽湖的55倍。它蘊藏豐富的氯化鈉、氯化鉀、氯化鎂等無機鹽,總儲量約達600億噸,如果全部開採,足供全球人類食用一千年。由此看中國地大物博,所言非虛。

察爾汗鹽湖,呈蘋果綠色湖面,這正是湖裡的礦物質,在光的折射下呈現出的色彩,鹽湖就是沙漠的「綠寶石」。由於水分不斷蒸發,湖邊佈滿了白色堅硬的鹽蓋,青藏鐵路和青藏公路就直接建造在鹽蓋之上。

鹽湖的面積很大,可以乘坐巴士前去不同的景區,但當天下午,溫度頗高,驕陽之下,有些倦意,只在入口附近看湖景,幸同行的友人,帶來了航拍機。以飛機代步,省了坐巴士的時間。離開察爾汗鹽湖,遊人憑入場券,均可領取食鹽一包,回家煮食,或可領略湖鹽和海鹽,味道有何分別。

晚上入住不遠的大柴旦,這是一個只有一萬五千常住人口的地區,隸屬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附近的景區就是翌日前去的翡翠湖和水上雅丹。鎮上有好幾間燈火通明的酒店,外面的街上就有各類食肆,以青海、蒙古菜為主,街上有擺買水果的小販,大串的青葡萄,清甜芳香,買了兩公斤,只花12元,吃了三天也吃不完。

我們在大柴旦的晚餐,是白切雞、涼瓜炒蛋、和一客水餃,避開了西北的辛辣菜式。不得不提的,是白切雞的買相雖平平無奇,但皮薄肉嫩,幾沒油脂,而且入口清香,是我吃過味道最好的切雞。想不到在這荒漠小鎮,居然有如斯的人間美味。

【新月人按:比利君這篇遊記〈青海三〉也可說是鹽湖篇,對鹽湖有細緻的描寫,圖片尤其精美,是不可多得的作品。至於白切雞,讀者只能望梅止渴。遊記未完待續。】

6 則留言:

  1. 青海湖、茶卡鹽湖、察爾汗湖,都是鹽湖,雖然各湖的含鹽量不一。所以,古代之內陸地區,雖不靠海,生活也不乏鹽,不會淡而無味。

    鹽湖色彩艷麗,加上如天空之鏡般的倒影,景色優美,雖然位於大漠,也成為旅遊景點。看比利君的記述,今天青海地區,公路四通八達,相信遊人會不斷增加,旅遊業的前景極佳。

    比利君特別介紹在大茶旦吃的白切雞,必定是對這道菜有深刻的印象。「皮薄肉嫩,沒有油脂」,以現時畜養,大量和快速生產的雞種來說,真沒有可能如此。大柴旦地處沙漠,大口稀少,應該不會有什麼養雞的農場,看來這是正宗的走地「大漠風沙雞」了。比利君聊聊數言,加上圖片,小弟已垂涎三尺了。

    回覆刪除
    回覆
    1. 內陸地區,沒有海鹽,卻有湖鹽,此乃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本以為青海甘肅等地,盡是沙漠,看比利君遊記,才知當地亦有湖光山色,可見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不要作井底之蛙。

      刪除
  2. 吃白切雞。。簡值浪費得天獨厚的鹽湖,應該弄鹽焗雞焗製,咁就very good.: )
    路過的讀者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或者真的有湖鹽焗雞,只是比利寧取白切雞。如果是走地雞,白切可保留其鮮味,西式烹調從不用此法,只用煎、炸等方式,只求味道香脆,因食材是雪藏雞。

      刪除
  3. 這樣大的鹽湖,遊人都憑入場免費食鹽一包~如果我是店東,乘機用漂亮玻璃瓶包裝得靚靚,再解說用當地青海鹽好處,成份,製作過程~相信店東一定有所斬獲。。事實遍地鹽湖的景觀,不由你不信鹽的好處,浸浴~防大頸泡。。等等都是最佳佐証。。比利客也寫得白切雞客氣,通常别無選擇食材,都是最好味。:)路過的讀者

    回覆刪除
    回覆
    1. 玻璃瓶裝鹽當然名貴,令人捨不得吃。市面有售的海鹽都是白色,湖鹽是什麼顏色呢,比利遊記似沒提及,可能也是白色。不近海,又沒有湖的人則可以找岩鹽,據說有些呈粉紅色,不用怎包裝也好看。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