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6日 星期四

紐西蘭酒樓結業潮

本港結業潮持續,餐飲業尤其昰酒樓成為重災區,例如鴻星酒家、金鐘名都酒樓、名苑酒家、以及明星海鮮酒家等,都已結業。近日,位於彩雲商場的「彩龍皇宮大酒樓」亦結業,結束45年的經營歷史。但情況不限於香港,因為近幾個月以來,紐西蘭奧克蘭市的酒樓同樣面對結業潮。

奧克蘭市有規模的酒樓只有數家,但其中在2009年開業的「皇庭大酒樓」(Imperial Palace Restaurant)已於6月初被清盤。僅一個月後,在市中心經營了31年的「龍舫酒家」(Dragonboat Restaurant)亦要結業。到8月尾,「新世界海鮮酒家」(Sun World Seafood Restaurant)亦遭清盤。到9月尾,經營了6年的「別不同酒家」(Star Cafe Seafood Restaurant) 亦難擋結業潮。

甚麼因素導致紐西蘭酒樓的結業潮呢?原因之一,是新冠疫情期間,生意額不足,累積下來的虧損,至今仍未能回本。原因之二,亦是與疫情有關,因為自此之後,食客的消費模式改變,較多留在家中用餐。業界發現,自2023年以來,顧客人數銳減,但食材價額上漲,部分酒樓被迫關門。不過,最大的隱憂,還是人們飲食習慣的改變。三四十歲的年青一代,比起他們的上一代,對上酒樓飲茶不感興趣。隨着年長一代因經濟及各種原因,上茶樓的次數和消費額漸減,嚴重影響酒樓的營業額。

以上的因素,有點「熟口熟面」。紐西蘭與香港不同的,是租金成本較穩定,但酒樓的經營,受眾多因素影響,結業潮還是無法避免。(網上圖片)

4 則留言:

  1. 可能經濟衰退都有點兒,會影響中下層荷包,慳得就慳,香港酒樓結業,可追溯自通關後,大多數港人,轉移平靚正大湾區酒樓。。至於紐西蘭華人酒樓,或許下一代年青人,不想傳承下去,始終酒樓都是長時間工作地方,宜家年青的一代,始終無年長的一輩咁捱得。:)路過的讀者

    回覆刪除
    回覆
    1. 這些分析都有道理,經濟不景、人手短缺、北上消費等,都是近因。年青人飲食習慣改變,不上茶樓,轉食西式快餐,可能是較長遠的影響。

      刪除
  2. 在海外經營中式酒樓不易,光顧者多是華人,但上一兩代的華人茶客老去,新一代的習慣了西式的飲食,所以,客源越來越少,故生意不景,疫情只能說是催化作用。

    香港的情況更糟,如果點心和出品依賴預制菜,是飲鴆止渴,早晚被市場淘汰。另一方面,中式酒樓,無論是侍應、廚師、點心師傅等,人手均不足,年青人又不願入行,所以,唯有結業一途。

    月前和友人在中環國金某名牌酒家晚飯,昔日客似雲來,一桌難求。今天,酒家推出特價優惠,但客人不滿半。我們六時多入席,至八時多,連同我們,只餘兩三桌,如何維持下去,令人擔憂。

    回覆刪除
    回覆
    1. 在海外的中式酒樓,常有當地西方人士光顧,約佔10%,yum cha已是正式英文。但飲茶食點心絕不便宜,比香港貴,在經濟不景情況下,中外顧客都減少了,酒樓生意亦無以為繼。
      香港酒樓午市仍可以,但晚飯和擺酒,則像閣下的觀察一樣,十分淡靜。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