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30日 星期四

青海甘肅七天之旅(四)

第四部 青海四(文字及圖片:比利)

在大柴旦過了一個晚上,翌日早上八時多,到達12公里外的伊克柴達木湖,此湖水平均水深2.06公尺,水面面積15平方公里。因湖水清澈通透,呈藍綠色,一如亮麗的翡翠,所以又稱翡翠湖。

此地原是化工廠鹽湖採礦隊的採礦區,是海西自治州第三大人工湖。由於湖水含鹽量高,四季不凍。湖內富含不同濃度的鉀、鎂、鋰等多種元素,在陽光下呈現出不同的顏色。

若要觀賞湖面的不同色彩,最好是俯瞰。我們另購門票,乘電梯登上高36公尺的觀景台,果然景緻開闊,湖景一覽無遺。當天觀景台上的風很大,早上只有攝氏5度,實在寒氣迫人。在景觀台上走一圈,便可以360度觀看湖面。這些人工湖有多個,大小不一,顏色各異,會隨礦物質不同的含量變化。湖景很美,故在高處拍下很多照片。後來走到湖面,在水邊看到的顏色,就不如在高處看的鮮艷了。

翡翠湖之後,下一個景點是二百公里外的地質公園。原以沙漠地大人稀,但公路上竟也堵車,連帶午飯也延後了。下午到達烏素特雅丹地質公園,又名水上雅丹,面積有二萬平方公里。雅丹,乃是維吾爾語,指𨺗峭的小丘。這一大片的地區,原是乾涸了的湖泊,在2007年源於昆侖山的那棱格勒河受山洪改道,河水淹沒了這片區域,形成獨特的雅丹地貌。

水上雅丹的面積很大,一個又一個再高低和大小不同的雅丹,因河水阻隔,很多雅丹,只能遠看。由水上雅丹回程,夜宿大柴旦,翌日到另一個獨特的世界----黑獨山,也是我們在青海最後的景點。

前往黑獨山,在柴達木盆地的公路上又遇上堵車,結果花了四個多小時。到達黑獨山後,頓感豁然開朗,長途跋涉並沒有白費。

黑獨山位於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州茫崖市冷湖鎮,是一幅展現在戈壁沙漠的天然水墨畫卷。黑獨山也是一首風蝕和地質變遷的史詩,述說著憶萬年的孤寂和滄桑。

黑獨山的石塊是火山岩,含大量的鐵錳等礦物質,在歲月打磨的下,呈現灰黑色,與周邊的沙漠形成鮮明對比。它有獨特的山形,乾旱荒涼,寸草不生,被稱為「人間月球」。黑獨山在2025521日才正式對外開放,成為青海旅遊的新景點。山區的面積很大,但為保護脆弱的自然生態,遊客不能自駕,需從入口乘坐旅遊巴士,經近15分鐘方可靠近群山。下車後走近山腳,也要踏在黃沙之上,緩步前行,一點也不輕鬆。因地貌的輪廓奇特,加上黑山黃沙,不論是拍人像照或地形照片,都有極美的效果。如要拍出最佳的水墨效果,是利用清早或黃昏的光線,但這卻不是一般遊人可以做得到的了。

離開黑獨山,兼程上路,進入甘肅,黃昏時份到達敦煌。

【新月人按:青海地貌奇特,變化亦大,伊克柴達木湖與水上雅丹的柔和亮麗,與黑獨山的乾旱荒涼,成強烈對比。比利君道來引人入勝。遊記未完待續。】

2025年10月27日 星期一

青海甘肅七天之旅(三)

第三部 青海三(文字及圖片:比利)

離開茶卡鎮,展開一段長途,穿過柴達木盆地,前往察爾汗鹽湖。柴達木盆地處青海省西北部,海拔三千公尺,在阿爾金山、祁連山和崑崙山之間,面積約為十二萬平方公里。盆地長年乾旱,年雨量僅26公釐,但盆地含有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氣,是能源的寶庫。

汽車走在盆地的公路上,見到的多是旅遊車和大型卡車,交通比想像中繁忙,這些公路鋪砌得很好,高速行駛,一點也不顛簸。儘管走在現代化的公路,坐在空調的汽車,只要看到兩旁無垠的黃沙,遠處起伏的山坡,就可以想像昔日只以駱駝代步,穿越荒漠是如何艱辛。從前讀邊塞詩,讀張騫通西域,其實都是「紙上談兵」,只有實地體會,才明白前人的堅毅和勇氣。

由這方向走,在公路的左方,就是長達2,500公里的崑崙山脈。金庸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中,崑崙派是江湖的八大門派,掌門人何太沖的劍法精妙,少逢敵手,此行真正見識到名門勝地。沿途所見,沙漠上建有無數用以發電的風車,背景是高聳的山脈,極為壯觀,當地政府發展能源和交通,可說是不惜工本了。

午後到達察爾汗鹽湖,此湖面積高達5,856平方公里,是茶卡鹽湖的55倍。它蘊藏豐富的氯化鈉、氯化鉀、氯化鎂等無機鹽,總儲量約達600億噸,如果全部開採,足供全球人類食用一千年。由此看中國地大物博,所言非虛。

察爾汗鹽湖,呈蘋果綠色湖面,這正是湖裡的礦物質,在光的折射下呈現出的色彩,鹽湖就是沙漠的「綠寶石」。由於水分不斷蒸發,湖邊佈滿了白色堅硬的鹽蓋,青藏鐵路和青藏公路就直接建造在鹽蓋之上。

鹽湖的面積很大,可以乘坐巴士前去不同的景區,但當天下午,溫度頗高,驕陽之下,有些倦意,只在入口附近看湖景,幸同行的友人,帶來了航拍機。以飛機代步,省了坐巴士的時間。離開察爾汗鹽湖,遊人憑入場券,均可領取食鹽一包,回家煮食,或可領略湖鹽和海鹽,味道有何分別。

晚上入住不遠的大柴旦,這是一個只有一萬五千常住人口的地區,隸屬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附近的景區就是翌日前去的翡翠湖和水上雅丹。鎮上有好幾間燈火通明的酒店,外面的街上就有各類食肆,以青海、蒙古菜為主,街上有擺買水果的小販,大串的青葡萄,清甜芳香,買了兩公斤,只花12元,吃了三天也吃不完。

我們在大柴旦的晚餐,是白切雞、涼瓜炒蛋、和一客水餃,避開了西北的辛辣菜式。不得不提的,是白切雞的買相雖平平無奇,但皮薄肉嫩,幾沒油脂,而且入口清香,是我吃過味道最好的切雞。想不到在這荒漠小鎮,居然有如斯的人間美味。

【新月人按:比利君這篇遊記〈青海三〉也可說是鹽湖篇,對鹽湖有細緻的描寫,圖片尤其精美,是不可多得的作品。至於白切雞,讀者只能望梅止渴。遊記未完待續。】

2025年10月23日 星期四

青海甘肅七天之旅(二)

第二部 青海二(文字及圖片:比利)

七天之行,由西寧出發,經日月山,前往青海湖,車程約兩個多小時。此公路可直往西藏拉隡,是「青藏專線」,全長2,100公里。沿途有大片如稻草般的金黃植物,詢問之下,原來是青稞。此乃青藏高原的特產,是禾穀類作物,和大麥相近。青稞可釀酒、含有豐富的纖維和碘、鐵、鋅等「微量元素」,磨成粉末後,製成各類餅食。青稞也是中藥,可以「除濕發汗、止瀉」。這種農作物,我是第一次見到,真是增廣見識。

青海湖在海拔3,200公尺,面積時有變化,目前約有4,400平方公里左右。春夏之交,有上萬計的候鳥聚居,蔚為奇觀,但我們在九月份到達,鳥的種類不多,所見盡是沙鷗,在湖上飛翔覓食。湖中魚類主要是湟魚,又稱裸鯉,但因生態環境,湟魚受到保育,湖邊有禁捕的告示牌。

青海湖的周邊廣闊,遊人眾多,可坐船遊湖,或在湖邊漫步拍照。青海湖畔有和省內其他地方一樣,有很多藏族寺廟和旗飾。藏族的旗是五色的,依次由藍、白、紅、綠、黃組成,也是藏傳佛教的飾物。五色象徵藍天、白雲、火焰、綠水和大地,是藏人對大自然的崇拜。湖邊的五色旗隨風飄揚,映襯著青翠的水面,盪漾出濃濃的青藏色彩。九月的青海湖,正是天朗氣清,惠風和暢。午間的陽光,灑在青藍的湖面,耳際隱隱傳來「青海青,黃河黃,更有那滔滔的金沙江….」的歌聲。在湖岸流連,真是捨不得離去。

距青海湖200多公里,約三小時車程的是茶卡鹽湖。茶卡乃是藏語,本意是鹽湖,所以茶卡鹽湖,文意上倒有些重複了。茶卡鹽湖平均海拔3059米,面積約105平方公里,景區面積30平方公里。這裡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站點,茶卡鹽湖被雪山環繞,平靜的湖面像鏡子一樣,反射著美麗的天空景色,被譽為「中國的天空之鏡」。夏末秋初,遠處的山峯,只殘留著少許白雪。冬天太冷,看來要在春季,才可拍到雪山環湖的美景。

茶卡的湖水含豐富的鈉鹽,鹽層較厚,貼近湖面,湖水清淺,近岸的已呈乾涸。湖邊有鐵路支線連接青藏鐵路,湖區的窄軌鐵路,曾用於運鹽,現用作交通工具,遊人可以乘小火車到鹽湖的不同景區。湖畔的沙灘,就是白色的鹽沙。遊人用小量押金,換取防水的鞋套,穿上了就可以走在青綠的湖上拍照。水淺,只及足踝,這些鞋套足夠用了。

晚上入住附近的茶卡鎮,此鎮位於烏蘭縣境東部,柴達木盆地東緣,人口只有數千,但酒店和食肆的水準均不錯,過一個晚上,也舒適愜意。

【新月人按:雖位處高原,但青海湖光山色,景色優美,物產豐富,由比利君以細膩的筆觸,輔以精美圖片,令人讀來如身處其中。遊記未完待續。】

2025年10月20日 星期一

青海甘肅七天之旅(一)

文字及圖片:比利

前言


青海和甘肅,乃漢唐的西域,沉澱著千載的中華歷史和文化。

九月中旬,時維初秋,與友人結伴前往青海和甘肅。所經之處,稱河西走廊,乃漢唐時期,由長安至西域的主要通道。

西漢之甘肅和青海,原乃匈奴所領之地,漢武帝派霍去病西征,匈奴自始降漢,武帝乃設酒泉、武威、敦煌、張掖,稱河西四郡,並於此駐軍及把漢人遷居至此。今之甘肅青海,大多是漢人,另有的回、藏和蒙古等族。

七天之行,起於青海之省會西寧,經青海湖、茶卡鹽湖、察爾汗鹽湖、再穿過柴達木盆地,到達大柴旦。由大柴旦的翡翠湖,經黑獨山到達甘肅省的敦煌。沿途所見,是莽莽黃沙,以及延綿不絕的崑崙山脈。今天在沙漠之上,建有多條交錯之柏油公路,連接青甘兩省的重要市鎮,昔日交通阻障,已不復見。

敦煌是歷史名城,其中莫高窟的佛教璧畫和藝術品,更是世上獨有的瑰寶,敦煌附近的嗚沙山和月牙泉,是遊人必到的勝地。從敦煌再到張掖,景點是七彩丹霞和祁連山大草原。在此回程,即日可返抵西寧。

如此一匝,大約是3,200公里。內裡有太多的地理奇觀和歷史元素。西北的沙漠、浩瀚無邊,唐代多少的邊塞詩歌,英雄故事,以此為題。河西四郡,滿載的是藝術、民俗和歷史,愛好文學、藝術者、讀史者、以至地質研究者,到此絕對是不枉此行。

第一部      青海

「青海青、黃河黃,

更有那滔滔的金沙江

雪皓皓,山蒼蒼

祁連山下好牧場

這裡有成群的駿馬

千萬匹牛羊

馬兒肥,牛兒壯

羊兒的毛好似雪花亮

啦 啊

中華兒女來吧 來吧

拿著牧鞭騎著大馬

馳騁在這高原上

瞧著偉大的崑崙山」


《青海青》這首民謠,作詞的是羅家倫(1897-1969),他不是音樂家、填詞人,而是歷史學家和教育家。他是五四運動的學生領袖,並曾任清華大學校長。這首《青海青》,膾炙人口,曾由多位歌手如張明敏等演譯。歌詞中有雪山、湖泊、草原、成群的牛馬,生動地寫出中國西北的壯麗景像,令人悠然神往。我第一次聽這首歌,就萌生親歷其境的念頭,這次到青海,多少是受了歌曲的吸引,一圓夙願。


青海位於中國西部、青藏高原東北部。因境內有全中國最大的內陸鹹水湖--青海湖而得名。青海也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故被稱為「三江之源」。青海乃高原,平均海拔三千多公尺,遊人初到,在其省會西寧,先集息一兩天,適應環境,就不易有高山反應。

由香港前往青海最快速的方法,是在深圳寶安機場乘坐直航的內陸機,約三小時三十分便抵達西寧。我們的班機是早上1020分,沒有怎樣延誤,下午2時左右,到抵達西寧的曹家堡機場。西寧古稱鄯州,乃昔日絲綢之路必經之地,因翌日才正式展開行程,還有半天,便前往青海博物館參觀,晚上則一嚐西北的風味小吃。

青海省博物館位於城西的西關大街,佔地17,000平方米。常設展覽有《青海史前文明展》、《青海民族文物展》、《青海藏傳佛教藝術展》、《可愛的青海》,當天參觀的時間不多,只能匆匆看了其中部份展品。其中最吸引的是青海史前文明展。原來距今3.7萬年的舊石器時代,人類已在這裡生活。柴達木盆地、昆崙山、青海湖一帶,均有舊石器時代打制的器具。二十世紀初,在甘肅和青海出土的新石器時代彩陶制品(5,300年前),制作精緻,令人讚嘆。可見青海蘊藏悠久的文化遺產。博物館也有展出近年青海發展的圖片,但論吸引力,「出土文明」才是精粹。

在西寧的街頭,隨意均可找到一些民族特色的菜館,食品是西北風味。我們嚐了手抓羊肉、沙葱炒蛋、燒餅等,差不多每爿飯店,均有這些菜式。手抓羊肉,是白切的羊鞍,連著一條條的肋骨。吃時不宜太斯文,用手拿著肋骨,味道才更好。羊肉鮮嫩,皮層下是脂肪,然後是瘦肉,吃來痛快。沙葱是青海和新疆的特產,有葱和韭菜的香氣。蛋的份量很多,不知什麼原因,蛋的味道很香濃,火候適中,蛋不老,也不太滑。當地的廚師炒蛋,真有一手。

 【新月人按:吾友比利加拿大及阿拉斯加之行後,從冰川移師至高原,遠征青海甘肅,萬里黃沙的奇景,又是另一種的壯麗。比利君一再惠賜以圖文,謹此致謝。遊記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