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 青海四(文字及圖片:比利)
在大柴旦過了一個晚上,翌日早上八時多,到達12公里外的伊克柴達木湖,此湖水平均水深2.06公尺,水面面積15平方公里。因湖水清澈通透,呈藍綠色,一如亮麗的翡翠,所以又稱翡翠湖。
此地原是化工廠鹽湖採礦隊的採礦區,是海西自治州第三大人工湖。由於湖水含鹽量高,四季不凍。湖內富含不同濃度的鉀、鎂、鋰等多種元素,在陽光下呈現出不同的顏色。
若要觀賞湖面的不同色彩,最好是俯瞰。我們另購門票,乘電梯登上高36公尺的觀景台,果然景緻開闊,湖景一覽無遺。當天觀景台上的風很大,早上只有攝氏5度,實在寒氣迫人。在景觀台上走一圈,便可以360度觀看湖面。這些人工湖有多個,大小不一,顏色各異,會隨礦物質不同的含量變化。湖景很美,故在高處拍下很多照片。後來走到湖面,在水邊看到的顏色,就不如在高處看的鮮艷了。
翡翠湖之後,下一個景點是二百公里外的地質公園。原以沙漠地大人稀,但公路上竟也堵車,連帶午飯也延後了。下午到達烏素特雅丹地質公園,又名水上雅丹,面積有二萬平方公里。雅丹,乃是維吾爾語,指𨺗峭的小丘。這一大片的地區,原是乾涸了的湖泊,在2007年源於昆侖山的那棱格勒河受山洪改道,河水淹沒了這片區域,形成獨特的雅丹地貌。
水上雅丹的面積很大,一個又一個再高低和大小不同的雅丹,因河水阻隔,很多雅丹,只能遠看。由水上雅丹回程,夜宿大柴旦,翌日到另一個獨特的世界----黑獨山,也是我們在青海最後的景點。
前往黑獨山,在柴達木盆地的公路上又遇上堵車,結果花了四個多小時。到達黑獨山後,頓感豁然開朗,長途跋涉並沒有白費。
黑獨山位於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州茫崖市冷湖鎮,是一幅展現在戈壁沙漠的天然水墨畫卷。黑獨山也是一首風蝕和地質變遷的史詩,述說著憶萬年的孤寂和滄桑。
黑獨山的石塊是火山岩,含大量的鐵錳等礦物質,在歲月打磨的下,呈現灰黑色,與周邊的沙漠形成鮮明對比。它有獨特的山形,乾旱荒涼,寸草不生,被稱為「人間月球」。黑獨山在2025年5月21日才正式對外開放,成為青海旅遊的新景點。山區的面積很大,但為保護脆弱的自然生態,遊客不能自駕,需從入口乘坐旅遊巴士,經近15分鐘方可靠近群山。下車後走近山腳,也要踏在黃沙之上,緩步前行,一點也不輕鬆。因地貌的輪廓奇特,加上黑山黃沙,不論是拍人像照或地形照片,都有極美的效果。如要拍出最佳的水墨效果,是利用清早或黃昏的光線,但這卻不是一般遊人可以做得到的了。
離開黑獨山,兼程上路,進入甘肅,黃昏時份到達敦煌。
【新月人按:青海地貌奇特,變化亦大,伊克柴達木湖與水上雅丹的柔和亮麗,與黑獨山的乾旱荒涼,成強烈對比。比利君道來引人入勝。遊記未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