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出生後,父母會替他/她取個名字及到註冊部門登記,領取出生證明書。但原來在紐西蘭,有些名字是被當局列為被禁用的,並有權拒絕登記在出生證明書。多年下來,當局累積了一份禁用名字的名單,而且每年都更新。
去年被禁用的英文名字多達64個,註冊部門在拒絕接受時,會先向父母解釋理由,雖然沒有向外公佈個別理由,但憑普通常識,不難估計背後原因。例如:
被禁名字 |
估計被禁原因 |
Queen
或King |
不應自稱皇后/皇帝 |
Prince |
不應自稱王子 |
Princess |
不應自稱公主 |
Bishop |
不應自稱主教 |
Messiah |
不應自稱救世主 |
Pope |
不應自稱教皇 |
Judge |
不應自稱法官 |
JP |
不應自稱太平紳士 |
總括來說,以上被禁名字都屬於妄自尊大、混淆視聽之流,其餘的還有些很不常見的「名字」,例如: AazyahRoyaal, Isis, Jairah-King, Justus, MissTaunese, Notoriety, Pryncè, Royalty-Reign, Saint-Liivoja, Sovereign-Kash, XIX,等等。當局勸喻,名字是父母給初孩子最好的禮物,一生受用,應審慎為之。那麼那個名字是被認為最好呢?在紐西蘭,2023年最受歡迎的名字,男孩是Noah,女孩是 Charlotte。
中外文化有別,華人父母為子女取的名字,普遍是較具意義,蘊含對孩子的期望,所以會避免流於跋扈或有滑稽的諧音。父母在中文名外,還替孩子取個英文名,登記在出生證明書的,不算太普遍,反而子女長大後,為了在朋輩之間易於稱呼,自行取個英文名,但似乎沒有人「犯戒」,以一個上述的「禁名」為英文名。(網上圖片)。
我有個小學同學,佢叫吳法學,記憶尤深,一個姓李,一個姓吳,往後的名稱,真的要非常小心,以免影響整個人生運程,金木水火土五行术數,風水命理,博大精深,内藏玄機,真的不由大家不信,正所謂唔怕生壞命,最怕改壞名,係有道理。:)路過的讀者
回覆刪除同是改中文名,廣東人的想法可能與北方人不同,例如姓吳,粵音與「唔」相同,「吳德」諧音「唔德」或「唔得」,唔好聽,但普通話「吳」是音「Wu」,叫做「吳德」,沒有問題。不過,如路過兄指出,字義才最重要,金木水火土五行術數,風水命理,博大精深,改名是大學問。
刪除英超球隊阿仙奴有一位射手,名叫
回覆刪除Gabriel Jesus,他也曾效力曼城,香港球迷暱稱他作耶穌仔。不知紐國禁用的名字中,可有Jesus。在拉丁裔中,似乎用Jesus為名的很普遍。
其實,不必禁止註冊什麼名字,因為即使不作限制,絕大多數人也不會胡亂為自己或下一代改名。即使名為Diana,Charles,別人也不會把你和英國皇室中的王妃或國王混為一談。
女子用花朵為名最好。英文有Rose,Lily,以至花之神Flora等等,中文更多,梅、蘭、菊、蓮,百步之內,必有佳人。
閣下說得對,拉丁裔以Jesus為名很普遍,不是禁用的名,反而中文自稱耶穌的,應該沒有。
刪除以花為名的,梅、蘭、菊、蓮可能都屬上一代的名,這一代喜歡較抽象的詩、彤、曉、韻、還有玥、瑚、琄…,喜其獨特。
以前學校有禁名,有學生欲取名Danny,老師不許,指Danny是壞孩子名,結果他取名Robert,獲准,老師不知,粵語片的飛仔全部叫Robert,專呃表妹。
忽然想起那年代粤語長片,扮演飛仔皇演員麥基先生,維肖維妙。。又想起表妹,編劇十居其九,一定愛用婉君表妹的稱號。:)路過的讀者
回覆刪除以前的粵語片,有人覺得老套,但亦有若干娛樂性,又頗能反映當時的社會風情。
刪除中學時有兩個學妹,分別叫吳多里和吳潔淨。80年代出來工作後,見到一個建築師 ,一看卡片,差點噴了出來 ,范桶。
回覆刪除有印象。多年前曾在報章看過范統的文章,講述自己的往事。他在港大修讀BA(AS),升讀MArch時遲了申請,接見他的教授表情嚴肅,問他姓名,他報上英文,教授再問中文名,他答范統,教授忍不住大笑,氣氛立刻變得輕鬆,取錄他後,還對他照顧有加。他覺得父親為他取名范統,實在很有智慧。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