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6日 星期四

李錦記:華人家族百年企業

(本文圖片及文字,由比利君提供,特此致謝)

有什麼企業的產品可以傾銷至全球百多個國家,甚至被帶上太空,而且是絕大部份華人甚至外國人的廚房中必備的?答案就是李錦記醬料和調味品。

李錦記創立於1888(清光緒14),其創辦者李錦裳是新會人,由故鄉到珠海南水鎮謀生,以售賣蠔油起家。其後,在澳門和香港設立門市部,上世紀二十年代初,李錦記已把蠔油賣到舊金山,開展美國市場。今天,李錦記的業務已跨越三個世紀。總部設於香港,在大埔工業邨有廠房,並在新會、黃埔和濟寧、美國洛杉磯,以及馬來西亞吉隆坡設立生產基地。

李錦記是家族生意,經歷四代,當中也有些曲折起伏,如早期廠房被燒毀、家族也曾因兄弟的意見不同而分產,但在第三代的李文達苦心經營下,由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業務逐漸擴展,引入現代化的生產方式和營商手法、一步一步建立品牌和商譽。今天,除了它起家的蠔油和蝦醬外,已有多達三百多種的醬酒和調味料,甚至有日文和韓文包裝的日式和韓式製品。

由一個小小的地方商戶,發展成為一千七百多億資產值的跨國企業,不啻是一個傳奇。很多人說,「創業難,守業更難」,但今天的李錦記已是第四代,不但沒有中落,相反,更是不停鑽研,開發新產品和拓展業務。它的成功,是管理和營商的教材,其家族式管治成為世銀集團《家族企業治理手冊》的研究個案。事實上,李錦記的中國人家族傳承,是上一代的勤奮刻苦精神,結合新一代的宏觀和科學視野,才得到驕人的成就。

李錦記於2019年入選新華社的「中國民族品牌」,上文提到它的產品上了太空,因為它是中國的神舟九號、十號、十一號航天員食品的醬料。

十二月中旬,我隨香港工商界的參訪團,參觀新會七堡的廠房。李錦記1996年在此設廠,意在回饋家鄉,在故鄉發展企業。生產基地面積達二千畝,內有不同的廠房、倉庫、宿舍、環保設施等。最矚目的是那二千多個巨大醬油曬缸。因廠房近江,所以有自用的碼頭,配合原料和產品的運輸。我們由專人導賞,所見的掌故、圖片、文物十分細緻,導賞員經專業的訓練、彬彬有禮,更邀請賓客回答問題,贈以小包的醬料,足見公司很重視的公關宣傳,以促銷和提升商譽。參觀生產線時,遊客是不能拍照的。因為生產是全自動的,所以,員工很少,主要的人是在電腦屏幕前,監測生產的過程,確保質量穩定。

企業的產品有商業的秘密,例如蠔油、醬料的包裝印上有它的成份,但是,各種配方的比例,生產方法,不會公開。導賞小姐當然不知,她笑語全公可也沒有多少人知道。兩小時的參觀,上了寶貴的一課。離開前,嚐試了李錦記的醬油雪糕以及蠔味溫蛋,也買了一些在市面上少見的特色調味料。

新會好山好水,釀造出滋味的醬油。李錦記一代一代的經營,發揚了中華的優秀飲食文化。

【新月人按:從實地參觀食品製作廠房,追溯至前人創業的篳路藍縷,比利君在此文有精闢的描述和洞察。百年以來,時代幾許變遷,歷史幾番更替,家族企業,依然屹立不倒,繼往開來,顯示其成功之道,除技術工藝外,還有華人家族創業守業的傳承。】

4 則留言:

  1. 李錦記在家鄉設廠多年,但小弟總無緣參觀,想不到居於南國的令友,可以獲得接待,並寫下精彩的手記。

    中國的醬料和調味品,源遠流長,品類之盛,味道變化之多,說是世界之最,亦不為過。能把傳統的醬料,引入現代化的生產技術和包裝,並能推陳出新,研發出更多品種,相信是李錦記成功的地方。

    由小型的傳統的醬料店,發展成跨國的大企業,一點也不容易。小弟上李錦記的網頁,除了有其產品的推介,也有「美味食譜」、「家傭易蒸煮食譜」,中、英、印尼文均備,所有的調味料,自然也是該公司的產品。

    據網上資料,李錦記的掌舵人李文達是「隱形富豪」,2019年曾於香港的富豪榜上排列第三,做醬油可以有此財力,真不簡單。小弟也希望可以和比利君一樣,到新會實地參觀。不知醬油雪糕,是鹹還是甜的呢。

    回覆刪除
  2. 醬油是個偉大的發明,把蛋白質豐富的黃豆,經發酵變得令人體更易吸收,食用更方便。日本麵豉湯,同樣含酵豆。據說當時日人生活貧困,大部份人吃不起肉,於是喝麵豉湯,因麵豉湯含有豆的植物蛋白質,可補充營養。今天經濟好了,麵豉湯材料也豐富起來。

    醬油只是醬料之一,如比利君所說,作為百年華人企業,李錦記的產品,已行銷全球,甚至影響了當地的飲食文化。比利君此行獲貴賓式的招待,旁人只有羨慕的份兒。幸此君撰寫了手記,圖文並茂,公諸同好,成為寶貴的參考資料。

    回覆刪除
  3. 越做得大越頭痛,投放資源不少,市場風雲萬變。。看新世界發展就畧知一二,尤其家族式管理,百年基業在品牌來說,衹是像浮雲一般,過眼雲煙。:)路過的讀者

    回覆刪除
    回覆
    1. 路過兄說來有理。世事變幻,多於永恆。創業守業,有成功的例子,也有失敗的例子,很視乎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百年品牌,自有其成功之處,其中一點,據說李氏治家甚嚴,持家有道,此處不贅。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