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報導,近日香港接連發生數宗行騙手法相似的「猜猜我是誰」電話騙案。其中一案為例,事主為一老婦,她接到來電,聲稱事主的女婿犯事被捕,要
20萬港元為他申請保釋。事主依從指示,前往與一名男子會面交錢,她事後告知家人,才知自己受騙。警方調查後,以涉嫌行騙拘捕該男子。
「猜猜我是誰」騙案的手法不算高明,多以長者為對象。其實有更難防的電話騙案手法,所以有專家警告,不要隨便公開手機號碼,因為黑客只憑一個電話號碼,不需致電給事主,已可達到行騙目的。例如在美國,騙徒可透過一些尋人網站,輸入電話號碼,便可取得對方的個人資料,如住址、財務狀況、保險及健康紀錄等,再憑這些資料,冒認對方,取得利益。
黑客還有其他行騙方法,例如將對方手機號碼接駁到自己的電話,之後就可以接收由網上購物或銀行發出的「一次性密碼
OTP」,甚至由此更改對方電郵或其他賬戶的密碼。當然,事前的功夫,是騙徒先要以不法手段,例如先冒認對方身份,請求電訊商將電話號碼接駁到自己的電話。
黑客又可以進行「改號欺詐」,以偽裝的電話號碼,顯示在對方的手機上,冒充是由有信用的公司或機構的來電,以博取接電話的人的信任,從而達到行騙目的。
面對黑客猛烈的「攻勢」,一般用家的「防守」相對有限,例如:
不要公開自己的手電號碼;
不要向陌生的網店購物,以免在首次登記時提供了自己的資料;
經常更改銀行的賬戶密碼;
不要在不同的賬戶,使用相同的密碼,免得「全軍覆沒」;
緊記銀行忠告:銀行不會以來電、短訊、電郵等,查問客戶的賬號和密碼;
使用雙重認證(2FA),如使用網上銀行轉賬,需要另外輸入流動保安編碼,或由銀行發出OTP,作為確認。(網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