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8日 星期一

兒童樂園的花燈


報章報導,疫情下的中秋節變淡季,月餅、飲食等行業生意大受影響,連製作傳統燈籠亦難免,訂單大跌9成,紮作師傅轉行。節慶活動取消了,仍可欣賞的,只有兒童樂園的花燈。


兒童樂園的花燈,有鳳、兔、魚、鳥等動物,造型栩栩如生,色彩斑斕,由一班小朋友提着玩,充滿節日氣氛。〈兒童樂園〉雜誌由19531995年出版,每半月一期,由藝術家羅冠樵主編,他筆下的兒童都長得圓圓胖胖,開心快樂,很有年畫味道,因為他們是都兒童樂園的兒童。

2020年9月24日 星期四

香港2002年回顧


為什麼要回顧2002年的香港呢?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剛公布2019年「中大香港生活質素指數」。該指數由健康、社會、文化及休閒、經濟及環境五個分類指數組成。研究顯示,2019年的香港整體生活質素指數為101.39,較2018年的指數值104.76下降3.38點,其中只有環境指數上升,其餘的經濟、健康、社會、文化及休閒指數均較去年下跌,經濟指數更跌至有紀錄以來的新低。



「中大香港生活質素指數」以2002年作為基準年,把整體指數訂為100。當年研究結果,經濟指數是21.74。剛公布2019年的研究,經濟指數下降至10.74數字抽象,回顧2002年的經濟是什麼模樣呢?翻查〈香港年報2002〉,經濟在2001年顯著放緩後,在2002年輕微反彈至2.3%。整體經濟增長來自外貿、旅遊及運輸服務,但勞工市場仍然放緩,企業遣散員工,失業率一度攀升至7.8%新高,而物業市場下滑,更產生負面財富效應,令經濟疲弱,消費意慾下降。



簡而言之,2002年的香港經濟低迷,但2019經濟指數,比當年還要下降一半。受疫情影響的2020年,經濟指數是否再跌破紀錄呢?(以上圖片來源:互聯網)。

2020年9月21日 星期一

招標買賣物業

招標買賣物業,即由買家以投標方式出價,業主待價而沽,價高者等。這是拍賣的其中一方式,分別是不採用公開叫價和「扑鎚」。

拍賣或招標拍賣物業,在香港以外的地區很普遍。香港的發展商,近來也採用招標銷售一手物業,而且有人發現,有兩個同日成交的單位,座向面積一樣,但低12層的單位,投標結果是比高層貴47萬元,令買家氣難平,但其實問題不在投標的本身,而是發展商為什麼捨以往公布價單、明碼實價的售樓方式,改用招標。

答案仍然是:以拍賣或招標出賣物業,可為發展商或業主帶來最大收益。不過,這也須有以下客觀條件配合:(1)這是賣家市場,物業求過於供;(2)拍賣行要公正,不能急於成交,為賺佣金而任由競投者壓價,所以賣方先設定暗價,不到價可收回不賣。

二手物業價值可查冊,投標對買賣雙方仍公平,一手物業則無往績可尋,若買方急於入市,投標方式變得不利,但香港一手樓供應有限,買家別無他法。除非當局加強監管一手物業的銷售方式,明碼實價,否則情況難以改善。

2020年9月17日 星期四

超市貨價先加後減?


香港有政黨的超市價格調查發現,兩大連鎖超市貨價「先加後減」。例如一款5公斤泰國米在上月26日售95元,在28日和下一個月的2日加至97.9元,兩日後再減回95元,故建議政府加強監察超市貨品定價,及參考澳洲和英國等地的法規,清楚界定「原價」的定義。



超市貨價先加後減,是促銷手法之一,時裝店也常用。每個超市的貨品不下數千種,來價不斷有變,鮮魚及蔬果尤其是,靠政府監察是吃力不討好。本來,最好的監察是市場力量,由不同的超市互相競爭,消費者自行選擇平、靚、正的貨品。


但市場力量亦有局限性。經營超市,必須是財雄勢大的集團,業務多元化,最好是本身又是商場的大業主,盡量發揮經濟效益。環顧當今,有此條件的,不外兩三個集團,他們早已掌握了市民的起居與購物的命脈,貨品價先加後減,市民亦無奈接受。


到處楊梅一樣花,外國的超市,也只是由兩三家大集團經營,每逢星期一推出十餘款特價貨品,消費者被吸引內進後,很容易連同一些提了價錢的貨品,一併購買。這種方式,香港的超市也有採用,與先加後減,都是促銷手法吧了。

2020年9月14日 星期一

水果都有假?

水果都有假?除了裝飾品,水果其實沒有假,但水果可能附有假標籤,虛稱產地。報章報導,香港海關展開水果零售店鋪巡查,涉及188間水果零售店,拘捕4人,懷疑他們售賣附有虛假產地說明的水果,涉嫌違反《商品說明條例》。

水果是天然物產,很難從外表判斷產地,有些水果如橙、蘋果、香蕉等,憑貼在上面的小貼紙標籤標示產地,較小的提子,就只靠包裝袋上印上的產地。不言而喻,標籤與包裝袋都可能假冒,或印上虛假產地。消費者若有懷疑,亦難以証明標籤是否出錯或虛假。

「出處不如聚處」?「聚處」是集散地,好處是一年四季,都可吃到各產地合時鮮果,香港一向是「聚處」,油麻地果欄已超過百年歷史。

「出處」是水果產地,好處是吃的一定是當地的水果,不用擔心水果標籤。出處與聚處,各擅勝長。

2020年9月10日 星期四

石墨烯口罩的誕生


香港城市大學研究團隊於98日表示,考慮到市面的口罩不能殺菌,故研究使用可殺菌的石墨烯製造口罩,初步發現,可於10分鐘後令全部病毒失去活性。城市大學團隊預計會在11月,測試口罩是否可以殺滅新冠病毒。那是否意味石墨烯口罩要11月後才誕生?


不像。因為早於今年5月,報章上已出現稱為香港品牌「盾牌」( BodyShielder)的「石墨烯 4 層保護防病毒口罩」廣告,每個口罩HK $30,據稱能即時殺菌之餘,還可用多日不需更換。而更早於4月,已有報導指,位於北京中關村科學城的中國航發航材院,成功研發了新型石墨烯口罩,特色是以石墨烯作為熔噴布材料,比一般熔噴布更為抗菌和透氣。似乎,石墨烯口罩已早於城大,誕生面世。






石墨烯(graphene)到底是什麼材料?在本質上,石墨烯是分離出來的單原子層平面石墨(graphite),於2004年,由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Andre Geim  Konstantin Novoselov共同發現一種製備石墨烯的方法。石墨不是新物質,例如鉛筆的芯就是石墨製,但單原子層的平面石墨,則是前所未有,而且會有廣泛的用途,二人亦因此獲頒2010年諾貝爾獎。科學發明,承先啟後,經長時間研究,才能有成。(全部圖片來源:互聯網)

2020年9月7日 星期一

貓輩橫行

濕街市的老鼠,毫不怕人,公然吃肉檔的豬肉,可謂鼠輩橫行。老鼠的敵人是貓,不過,有些人家養貓不是為捉老鼠,現在的貓也不一定會捉老鼠,貓輩是寵物,寵愛得可以到處橫行。

貓輩怎樣橫行呢?貓不像狗,沒有攻擊性,主人放心讓貓跑到外面去,貓輩就逐家逐戶,不請自來,也不怕人,驅之不去。貓輩愛潔,但太自私,把穢物排放在別人的地方,保持自己居所清潔,這就令別人討厭。但貓既是某鄰人的寵物,對牠不能過份苛責,免開罪鄰人,又免被視為虐畜,只好由得貓輩橫行。想不到貓輩與鼠輩,竟相安無事,各自到處橫行。

2020年9月3日 星期四

豆腐國際化

豆腐是中國的傳統食品,有悠久的歷史。由於價廉,所以是平民食品。不過,這種平民食品,早已蜚聲國際,還有個正式洋名,叫做tofu,可見豆腐已經國際化。


任何事物,一旦加上「國際」二字,就身價百倍。豆腐不只中國、日本、韓國等亞洲地區有產,在西方如紐西蘭、澳洲、英國等地也有出產,價錢比當地同樣份量的牛肉還貴。

國際化的豆腐,價錢貴了,已不算是平民食品,但製作精良,以堅固防漏的物料真空包裝,用全黃豆製成硬豆腐,不須用石膏作凝固劑,沒有防腐劑而保存期超過一個月(要放雪櫃),可以熟食或開啟包裝後直接食用,可見衛生標準很高。豆腐有豐富蛋白質而不含脂肪,是健康食品,其國際化自有因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