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麼現象,可以顯示去殖民化已進行呢?最明顯的自然是食水含鉛。食水為甚麼含鉛,原因至今未明確,有說是水管或水管銲接位含鉛,這些工程質素差,估計是施工時早已把殖民地時期的British Standards 拋棄,水管已經「去殖民化」了。
另外,不少人覺得近年香港英語水平下降,連議員的英語也笑話百出,其實這正顯示香港的「去殖民化」。香港回歸後積極推行母語教學,青少年喜歡中文歌曲,揚棄歐西歌曲,飲食趨向日化、韓化,英語、西餐日漸式微,齊齊進行「去殖民化」。
母語教學之外,連近年訪港的旅客,滿街滿巷都是來自中國,西方遊客比前大幅減少,偶爾有碧眼金髮的遊客要問路,一般人退避三舍。對自由行客,店員則以普通話熱情款待。此情此景,不禁令人覺得,香港「去殖民化」,已在進行中。
「去殖民化」後,香港流動人口增多,對公共場所的管理和使用構成壓力。例如在港鐵車廂可見,雖然沒有携帶古箏或大提琴,但一個人的行李,已阻塞半條通道,乘客要繞道而過,但行李的主人則低頭看電子書,一派「各家自掃門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風範。
以上的「去殖民化」,都是自然演變的,只關乎民生,與政治無關,所以未知是否真正的「去殖民化」。無論如何,民生上的「去殖民化」,特色是不走回頭路,亦不「擇優保留」。
新月人所言甚是,所舉的現象,有目共睹。
回覆刪除但英國在香港殖民百多載,影響深遠,要徹底去殖,非十數載可竟全功也。
小弟認為有些英式的茶漬,不易抹去:
港人睇波,獨愛英超,有人愛曼聯,有人愛車仔,甚至有人仍死忠於十多年末沾英超冠軍的利物浦和阿仙奴,各組球迷會,各逢大賽,均竭力捧場,如癡如醉也。至於世界杯,港人也有英國隊的情意結,需然英軍總是八強出局。無論怎樣,從不見有人棒偉大的「國足」也。
英國的聖公會辦了不少名校,至今家長仍趨之若鶩,凡聖XX的,一定是好校,論受歡迎的程度,愛國的勞工子弟、僑培、香島,瞠乎其後也。
至於送子女赴英讀寄宿學校,以至升上倫大、牛、劍等,仍是不少家長的夢想,他們心儀的,會是國內的高中、華僑大學嗎?
香港目前貧富懇殊、中產或以上的心態是親英戀殖,揮之不去也。
英超轉播權已落在中資手中,中國內地亦愛看英超,當然中國大陸同胞並非親英戀殖,只是祟優。
刪除習總正在英國國事訪問,當然亦非親英戀殖,而是面向世界,令中國走向國際舞台。
香港人對過去的日子有留戀,是留戀一些好的東西,不一定代表親英戀殖,為了去殖民化,傾倒洗澡水時連BB仔也一併倒去,是愚昧的行為。不過,一個愚昧的時代已在香港展開,而且一發不可收拾,香港的質變,將無可挽回。
政治是最現實的,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永遠的朋友。
回覆刪除美國以前在越南損兵折將,兩國勢成水火,今日雙方又眉來眼去。
英國以最高規格接得習總,不是認同他倡議的三權合一,只是看上他袋中的人仔。
中國要面向世界,走入國際舞台,但也得和舞台上其他人同一步伐。總不能人家跳華爾茲,你卻跳鳳陽花鼓。
說到底,和中國打交道,李首富最有智慧。但香港有多少個超人?
李首富最有智慧,亦深懂中華民族性格,不過聽說亦經歷不少驚濤駭浪,尤以最近的經歷最驚險。
刪除新月人認識一位CEO也是經常和中國打交道,很有智慧,可以問問他跳的是什麽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