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28日 星期四

硬幣不受歡迎?


硬幣不受歡迎嗎?最近民建聯一項調查發現,有67% 的受訪市民在購物或乘車時付1 、2 及5 毫的硬幣曾被拒收,有人只好把這些「散銀」放在家中「投閒置散」,有人儲下的「散銀」多達100 元,而全港「積存」在家中的硬幣可能多至3 億元。拒收面額低於1元的硬幣的,多是街市、茶餐廳、報紙檔、的士等小本生意,他們的檔口未必有「溫馨提示」,但人客都「識做」,不會以「散銀」付款,以免「面斥不雅」。

我從來沒有把硬幣「投閒置散」,因為市面還不少接受「散銀」的商店。機器其實最有「人情味」,從不「面斥」顧客。我袋裡的硬幣多了,經過郵票機,就把「散銀」投進去買郵票,這些郵票機連1 毫和2 毫的「神沙」都照吞,非常友善。其次是用「散銀」來搭巴士,只要之前點好數目,上車把硬幣投進錢箱便行,但「港鐵」的售票機會略為挑剔,不接受1 毫及2 毫硬幣,5 毫硬幣則仍可。

機器以外,「大鋪頭」也不拒收硬幣,值得開名一讚。例如在「百佳」、「惠康」等超市,1 毫和2 毫的「神沙」照找也照收,公平交易。「美心」、「大家樂」、「大快活」、「麥當奴」、「7-11」快餐店及便利店、和「美心」、「山崎」、「聖安娜」等麵包店,也不拒收「散銀」。反而由於香港生活節奏快,大部份人本身沒有耐性慢慢「數銀仔」付款,寧用「八達通」,或者付紙幣,由店員找錢。有政黨建議政府立例管制商店不能拒收硬幣,無事搵事做。

2010年10月25日 星期一

通識教育科向時事傾斜


通識教育科新高中學制推出了1年,有人覺得在4個必修科中,通識教育科的考試範圍是最無邊無界。這也難怪,因為通識教育科課程設計的陳義很高,是負責聯繫中、英、數、其他學習經歷、選修科1,2,3等不同學科的知識,與及提升批判性思考能力,真不簡單。幸而從各種跡象看來,通識教育科的「走勢」是大幅度向時事傾斜,且看看各方的言論。


在本月初舉辦的通識教育科研討會上,「考評局」解釋通識教育科的公開考試評核特色之一,是按照課程框架,作真實社會議題探究,並以社會議題為本;至於通識教育科的答題要求之一,是留意時事,了解議題,切題作答。會上的「教育局」代表則指出學生無須倚賴教科書,應該參考不同的資訊,如報章雜誌書刊、電視或網上資訊等。他說通識教育科初見的成效,是學生對時事感興趣,看事物比前深入,有信心在課堂上表達意見。時事不能過時,「教育局」的代表舉例說不會考金融風暴,因為金融風暴已經過去,隨後的一位教師代表另舉一例,說他不教「沙士」,因為香港已沒有「沙士」。

偶然從報章(《大公報》(10月10日)看到另一些通識科老師的意見,同樣是注重時事:
*「普遍學生需時間去習慣通識科,學習閱讀報章。」(天主教郭德勝中學通識科科主任蘇穎思)
*「通識科要貼近時事,備課時間可以比一般科目多好幾倍。」教區中學通識教育委員會顧問黃秉坤博士。

通識教育科向時事傾斜是否一種共識呢?向時事傾斜的通識教育科能否充分貫徹原有的課程設計理念,聯繫中、英、數和其他學科呢?這不是討論的時候,有智慧不如順勢,所以「新聞王子」和時事博客,早已大展他們的時事專長,轉往補習社擔任通識科的導師。有人曾擔心通識科會淪為常識科,但常識科從來沒有向時事傾斜,範圍更廣,所以這個擔心已變得多餘。

2010年10月21日 星期四

奇異果的奇異故事


奇異果盛產於紐西蘭,奇異果園大部分集中在北島的Bay of Plenty一帶,有些果園對外開放,我曾參觀離Tauranga市28公里的Te Puke的奇異果園,裡面有很多果棚,每個高約5呎,可彎著身走進去。奇異果樹分雌雄,果園內一行公樹和一行母樹相間,好讓蜜蜂傳播花粉,每年4至5月(南半球的秋季)是收成季節,以機器篩選合乎橢圓形和大小標準的奇異果,每個比雞蛋略大,可以放進包裝膠墊的凹位,再一層層的裝入紙箱出口到世界各地。

在紐西蘭本土可以購得很多「非標準」的奇異果,有大有小,當造時每公斤只2紐元,那些大個的特別肉多美味,內銷的奇異果未知是否採摘較遲,反而可以「樹上熟」,甜度較高。在香港購得的奇異果太硬身,就算放置到軟身仍吃不到那種甜味。當地一位播音員在節目中說他每次感冒初起,便吃連3個奇異果,然後倒頭大睡,第二天就可以如常上班,那當然是他的個人經驗,但奇異果有「奇異」的益處,卻是不爭的事實。奇異果原是中國的獼猴桃,中醫認為它有清熱、利尿、散瘀、消腫、生津、潤燥、健胃等功效。奇異果含豐富的維生素C和E、纖維質、果膠、胺基酸,有助於改善消化不良、食慾不振、關節炎、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等,常吃奇異果能改善心臟病、高血壓等,但嚴重貧血和經常腹瀉的人不可多吃。另外,因為奇異果含鉀甚高,腎功能欠佳的人不宜食用。

奇異果在1904年由一位女教師從中國把種子帶回紐西蘭,由當地的園藝家培植出紐西蘭的奇異果,情況一如有人把新會柑帶到美國,在當地培植出新奇士橙,將中國的土產發揚光大,這是園藝技術和氣候的分野。「橘越淮為枳」此話不一定當真。

2010年10月18日 星期一

從法國人反對延遲退休年齡說到香港


法國人民反對政府延遲法定退休年齡,引發全國300萬人大示威,其後更演成騷亂。在工會號召下,全法國 12間鍊油廠有 10間停工,多處油站更遭示威者堵塞,令巴黎機場和多個城市面臨油荒。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會引起人民反對,這是香港人未必可以理解的,因為香港面臨人口老化,早前也有聲音說香港政府應考慮延遲現行一般60歲退休的年齡,舒緩社會整體的勞動力需求,社會上不但沒有反對聲音,有些「打工仔」可能甚至歡迎,與法國人相比,香港人是工作狂嗎?真正的原因可能是兩地社會福利制度的差異,引致人民對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有不同的取態。

法國人民反對政府延遲法定退休年齡,原因是法國本是福利國家,總統薩爾科齊上台後,卻誓言要提高國人生產力,提出法案將法定退休年齡由 62歲押後至 65歲,並將領取全額退休金年齡由 65歲上調至 67歲。香港從來沒有政府發放給人民的全額退休金,只有強迫供款但又不足以支持退休生活的「強積金」,對「手停口停」的普羅市民,延遲退休年齡反而不是壞事,寧願「頂硬上」多於上街示威。香港的社會福利,是斬件式、即興式、未來式、猜謎式和重疊式的,例如「關愛基金」未有細節,未知會否與公益金重疊,「置安心」是4-5年後的事,之前的扶貧委員會不知扶了些什麼,港人要自求多福,做得就繼續做。

2010年10月14日 星期四

核桃提子麵包益處多

核桃(即合桃)和提子(即葡萄乾)都是對身體很有益處的食物,但我們較少單吃核桃和提子,幸而早已有核桃提子麵包,只每天吃些這種麵包,就可以很方便地同時吃到核桃和提子了。核桃提子麵包益處多,是因為核桃含有奧米加3脂肪酸,有助降低壞膽固醇,美國最新研究發現,在日常飲食中加入核桃,有助防止面對壓力時血壓驟升,減低心臟病發風險。至於提子乾,其營養價值亦非常高,含葡萄糖和鐵質,而且提子乾經過曝曬的過程後,比鮮提子還多了些貴重成份,其中的一種是「多元酚」,是有助身體消除「自由基」(free radical) 的抗氧化物質。身體的自由基超如果過正常數量,會影響細胞的正常狀態,導致高血壓、黑斑、皺紋、糖尿病等種種現象。

如果要買核桃提子麵包,可以到那些麵包店呢? 我品嚐過3家麵包店的出品,各擅勝長,介紹如下:

Panash的核桃提子麥包是鎮店之寶,每個$16,很多客人會等它新鮮出爐時才買,還即買即食,外脆內軟,還有香脆的核桃和香甜的提子乾,十分可口。但一定要趁熱吃,冷卻後會食到「牙都攰」。

Yamazaki的出品是每袋4條的「合桃提子卷」,售$13.5,質地鬆軟,但麥粉的味道較淡,核桃粒太碎,份量亦較少,我覺得味道一般。

A-1Bakery的出品是「德國裸麥合桃提子包」,每個$30,半個$17,麥粉成份高,核桃的份量和口感俱佳,提子乾亦夠香甜,材料是上等的,確是一分錢一分貨,但物有所值。

2010年10月11日 星期一

母親的抉擇之美國版

母親要面對的抉擇很多,但相信最困難的是未婚產子而成為母親的抉擇。日前本港揭發一宗少年男女涉嫌非法處理嬰兒屍體,涉及一位17歲未婚產子的少女與其16歲男友,這是一宗令人難過的事件。未婚產子引起的問題過去不時也有發生,根據「母親的抉擇」支援中心的資料,由今年4月至今,該中心共接到100宗未婚懷孕的求助個案及470個熱線求助,當中18歲以下求助者有3成,近6成人懷孕超過3個月才求助,該中心負責人認為年輕應該早點求助。但年輕人為什麼不早點求助呢?世俗對未婚懷孕的眼光又是怎樣呢?

我想起一套電影《愛在你左右》(Mother and Child) (美國:2010),剛好就是以未婚母親的抉擇為題材,或許有些啟示。Karen(安妮貝寧飾) 14歲時未婚懷孕,她決心把女兒誕下,但放棄撫養權。被人收養的女兒Elizabeth(娜奧美屈絲飾)長大後是位美麗成功的律師,本已做了絕育手術的她竟然因為一次和黑人上司鬼混變又成為未婚懷孕。Karen 在30多年來一直對女兒未能忘懷,透過「母親的抉擇」支援中心欲聯絡女兒,可惜待中心找到資料時,Elizabeth已在誕下女嬰之後去世,Karen希望與Elizabeth見面的願望遂告落空,幸好聯絡上收養Elizabeth女兒的家庭,可以經常往探望這位孫女,小女孩也成為Karen對女兒思念的一種寄託。

這電影好像是美國版的母親的抉擇。導演手法偏向沉實平穩,沒有激情,沒有說教,更沒有立於道德高地,難免有觀眾覺得沉悶,但耐心去看,可以看到電影表達了一種生命教育。母與女兩代人同樣是未婚產子,但錯誤散播的種子,落在充滿著愛心、包容與接納的土壤,仍然可以茁壯生長,也把原先的錯誤補救了。世間沒有完人,從來沒有,各種錯誤仍會出現,坦然承認和勇於面對錯誤,並從錯誤中學習,彼此包容和接納,反而可以重新振作起來。

2010年10月7日 星期四

國情教育包括為國犠牲?


每個國家都有國情教育,讓國民多認識自己的國家。作為中國的一部份,香港的情況是除透過電視播國歌外,又在學校推動國情教育,例如在教授地理、歷史、經濟、藝術等課題時盡量加入國情教育的元素,協助學生加強對國情、經濟及環保的認識。政府、學校及一些機構亦不時舉辦交流團,參加國慶慶典及各項交流話動、出席講座、參觀學校及農業、科技園和文物單位等。

用課程和交流團推行國情教育當然正確,但懂得國情是否等同會愛國呢?「愛國」是什麼呢?紐西蘭的奧克蘭市有一間初中學校正門的入口,是以兩塊紀念碑組成,紀念的是在國家有危難時投筆從戎,開上前線,保家衛國而壯烈犠牲的教師。
THESE GATES STAND
IN PROUD MEMORY OF
TEACHERS OF THIS PROVINCE
WHO IN THE HOUR
OF NATIONAL DANGER
TOOK THEIR PLACE
IN THE FRONT LINE OF BATTLE
AND IN THE END
YIELDED THEIR LIVES
FOR THE LAND
AND PEOPLE THEY LOVED

這可否算是當地的一種「國情教育」呢?初中學生仍然年幼,上戰場的任務當然落在教師身上,但學生是國家未來的接班人,日後會接老師的棒,在國家有危難時,冒著生命危險保家衛國。香港的情況比較獨特,一向不須負責本身的軍事防衛,國情教育的內容十分「和平」,但如果國情教育包含有投筆從戎和甚至賠上性命的內容,有多少香港師生和家長會覺得「啱聽」呢?

2010年10月4日 星期一

「燃盡綜合症」的患者愈來愈年輕


《星洲日報》在8月24日報導新加坡20到25歲的年輕人由於太忙碌太拼命,已過度消耗精力,患上了「燃盡綜合症」(Burnout Syndrome),變成未老先衰。如果打工仔長期精神緊張,睡眠不足,無緣無故感到疲勞,要靠咖啡或更勁的東西來提神,那可能是已患上「燃盡綜合症」。此症的起因是由於工作要求與個人能力不相稱,導致壓力過大,如果不能舒緩,累積久了會到達崩潰點,更嚴重的還會引起心臟疾病、糖尿病等。

香港是一個繁忙的都市,比新加坡或有過之而無不及,港人有「燃盡綜合症」嗎?根據《星洲日報》的文章,測試的方法簡單到你唔信,如果一個人出現以下的情況,可能已患上「燃盡綜合症」:

1. 飲食方面,三餐不定時、體重增加、愛喝大量含咖啡因飲品;
2. 生活方面,為應付工作,無法做自己喜歡的事,犧牲與家人及朋友相處的時間;
3. 工作方面,手機和電腦不離手,經常通宵工作,到放假時反而覺得不自然;
4. 身心方面,不愛運動,早上睡醒仍然覺得疲累,不願起床。

我已超過25歲,但也關心自己有沒有患上「燃盡綜合症」,自我測試之下,發現除了比較愛喝「麥記」的cappuccino、沉迷上網和早上比較不願起床外,其他情況並不明顯,應該沒有患上「燃盡綜合症」吧,托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