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訪港旅客人數放緩,香港承受旅客的情況是否相改善呢?如果以尖沙咀東部來看,答案是否定的。該區酒店林立,有很多旅遊巴接載遊客,但路面顯然不足。例如在幸福中心旁的一段加連威老道,旅遊巴貼近花槽停泊,遊客要走在馬路行車線,繞過車頭,再側身從左方車門與花槽的夾縫間上車,導遊更只能站在花槽上。遊客要在夾縫間活動,香港承受旅客的能力,可見一斑。
香港承受旅客能力,亦可從另一例子反映。香港科學館旁邊一段加連威老道,經常泊滿旅遊巴,令同一方向駛經的其他車輛,無法通過,被迫越過路中心,逆線行車,險象橫生。還有,當行人利用行人輔助線,從科學館橫過馬路到東海商業中心時,按照路面白箭咀指示,是要向右望,但橫過馬路時,如果有逆線行車從左方駛至,行人一下子很難察覺及閃避的。遊客區的車輛被迫「逆流而上」,其實是香港承受旅客能力的一大諷刺。
小弟認同每一個地方均有承接遊客的上限。地方大的比較好一點,但遊客總愛集中在某些景點,其結果也是一樣。
回覆刪除這個道理很顯淺,受歡迎的食肆每天也有接待人數的上限,同一時間人多,向隅者只有在門外等候。
打另一個比喻,紅牌阿姑每天可接多少恩客?總也不能超過她的負荷。
香港人短視,只看眼前利益。又或者這位阿姑面對的是強國大爺,開罪不得吧。
香港用到承受能力一詞,根本是很低層次,不知是那個「高手」想出來的字眼。用了「接待」已足夠,接待客人,根本不會超出自已的限量,否則就是待慢甚至虐待客人。
刪除但有人為短期利益而行事,難怪閣下歡場作比喻,亦貼切也。
新月人說得對。遣詞造句要小心,用詞要恰當。
回覆刪除我們會說承受壓力,承受苦果,承擔責任等。
旅客要用接待、歡迎、款待。英文的hospitality,也是指殷勤好客、款待人客。「承受」旅客,相當負面,也有失待客之道。
比較平實的說法是「香港每天能接待多少旅客。」
還是新月人清醒,中文修養更佳。
補充說明:
回覆刪除小弟的認為「承受」和「旅客」,只有以下情況最合用:
那些無禮喧鬧、縱容小孩隨處便溺的旅客,真教香港承受不了。
其實閣下才對,香港真是承受旅客,因為已超越了接待的能力,只是在商言商者永遠不嫌多,繼續追求增長。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