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8日 星期一

船灣淡水湖主壩

船灣淡水湖位於大埔吐露港的北面,從大埔港鐵站乘75K線巴士或20C線小巴到大美督,為總站,再步行往淡水湖的主壩,大美督路風光優美,當日雖然天陰有微雨,但吐露港風平浪靜,煙雨濛濛中有海天一色。

大美督路可左轉上大美督家樂徑,當日路面較泥濘,不往家樂徑而直往前面的船灣淡水湖主壩。
 
走在船灣淡水湖主壩上面,一邊是淡水湖,另一邊是吐露港。淡水湖水位比吐露港略高,湖水顏色沒吐露港海水那麼藍。
 
船灣淡水湖是香港第一個淡水湖,面積達1,215公頃,比後期興建的萬宜水庫小,主壩雖然也沒有萬宜水庫東壩那樣的奇雄和驚濤拍岸,但卻另有胸襟,平坦筆直的2.1公里,一望無際,海闊天空,兩岸波瀾不驚,來回4.2公里的路程,令人平靜舒泰。

2014年4月24日 星期四

城市印象‧巴士展覽

九巴與規劃署於展城館合辦「城市印象@連繫『從點到點』」專題展覽。巴士展覽有絕版巴士的模型,愛丁堡廣場戶外更擺放1949年第一代引入香港的「烏嘴狗」雙層巴士「丹拿A型」(Daimler A)。城市印象展出巴士途經的徙置區和舊建築,是微型藝術製作。

巴士模型展覽的型號經歷大半世紀,包括1974-1995行走的丹拿珍寶、1983-1995的丹拿珍寶II1984-1988的富豪KMB VOLVO B10MD和記憶猶新,行走於1986-2011的利蘭奧林比安,後者的1988年空調版更是全球首部空調雙層巴士。


無論甚麼型號的巴士,原本是機器,但半世紀以來,它們曾經從點到點地在街道穿梭載客,與城市一同發展,構成不可磨滅的城市印象,由微型藝術家的作品展現出來,舊式樓宇商住夾雜,而當往九龍塘的7號線巴士在橫頭磡「埋站」時,更把城市印象推至高潮。


城市印象由行走的巴士帶動,點滴累積了半世紀,微型藝術家把城市印象濃縮起來,竟也用了8年之久,難怪細節蘊藏豐富,「十靈丹潘高壽」舊樓的天台還有鐵皮屋,更有樹有晾衫竹有魚骨天線;舊樓街角停滿「紅van」,大牌檔客似雲來,地盤裡有廢棄車輛和嬉戲的兒童;剛才7號線巴士在街尾的屋邨「埋站」時,車後原來有人挑著貨物過馬路;48X線往禾輋的情況好一些,前面有斑馬線讓行人過路。


巴士展覽掀動城市印象,巴士與城市不可分離,還喚起半世紀的憶起。

2014年4月21日 星期一

大嶼山上姜山寺院群

大嶼山的上姜山有不少寺院,隱蔽於深山中。乘往大澳的大嶼山巴士11號,在羌山道法華淨苑對面下車,橫過馬路,小路的入口處已豎立了多家寺院的名牌。

這正是通往上姜山鹿湖區寺院群的道路,前行不遠,便看到由寶蓮寺主辦的法華淨苑,但不能內進。再往前走是修慧苑,寂靜無人。之後來到以鹿湖為名的鹿湖精舍,據說是大嶼山歷史最悠久的寺院,建於1881年,昔日有麋鹿出沒於低地勢的林木間,所以此地被稱鹿湖。

上姜山寺院群名牌最顯眼的是大覺寺,但原來正在進行維修工程。大覺寺之後,又經過毘梨淨苑名牌旁邊的巨型貨櫃,來到一座石建的樂生蓮社。

在上姜山看過的幾家寺院,都是建築平實,甚至有點殘舊的房舍。從原路折回,走到羌山道近大澳道的觀音寺,則莊嚴宏偉,經「聖域同登」牌坊內進,走畢慈航路,便到觀音寺,主殿築於高台,高三層,分別為三寶殿、藏經閣及萬佛閣,主殿兩旁另有鐘樓及鼓樓。從主殿正殿高台外望,群山環靠,是左青龍右白虎的佈局(圖片:Paul),剛才走過的山路,都隱藏於山林中。
 
大嶼山觀音寺設有齋堂,環境清靜,齋菜亦倍覺清淡可口(圖片:Paul)。上姜山鹿湖區確是遠離塵囂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