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荷樓與創意藝術中心
位於深水埗巴域街與白田街文界的美荷樓是1954年興建的首批徙置大廈之一,用作安置1953年12月25日石硤尾大火的災民,經活化後現在成為YHA青年旅館。石硤尾徙置區的北面是昔日的石硤尾工廠大廈,其中一座在數年前活化成為白田街的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
美荷樓與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的位置、建築年代及建築風格都很相近,線條簡單明朗,但又非常耐看,由兩座翼廈及一中座組成的「H」型建築,深具一種對稱的幾何美感。當年資源缺乏,時間倉猝,卻造就了簡單實用的建築風格典範。
作為活化建築,美荷樓與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都開放給人參觀。「美荷樓生活館」剛落成,共有兩層,展示香港早期徙置計劃歷史。除保留了4個住宅單位,更重建昔日的公共廁所、公用浴室及走廊煮食的地方。此外,美荷樓青年旅館的餐廳,亦以具懷舊色彩的「美荷樓呼吸冰室」出現,供應各式中西食品。活化後美荷樓予人好感,值得參觀。
另外的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則已啟用多年,但每層的工作室都是重門深鎖,有些或在門外有三數件擺設,但亦增加不了藝術氣氛。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欠缺吸引力,故逗留不久便離開。最值得欣賞的,仍是建築物的本身。創意不是呼之則來,揮之則去,如果創意是魚,大樓或一平方公里的用地就是餌,但水中是否有魚,魚兒是否上釣,誰也說不定,不過有魚餌總會比混水摸魚好一些。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美荷樓是一個饒具詩意和美感的名字,原是具60年歷史的石硤尾徙置區建築,經「活化」後,成為青年旅館。從圖片中見當年簡陋狹窄的居住單位,沒有獨立的浴室、廚廁,居民要在家門外的走廊燒菜造飯。回首往事,真令不少香港人思苦憶甜。但五六十年香港政府興建這些簡陋的房屋,卻是一大德政,令成千上萬的貧苦大眾可以遮風擋雨,一家人可以擠住在一個獨立的單位內。
回覆刪除小弟不少的同學和朋友,童年時也是住在這些徙置區內,他們沒有嫌地方簡陋,設施不足,至今天早已脫貧發跡。這些徙置區,在八九十年代亦已拆卸重建,成為歷史回憶。但小弟倒有一個問題,今天的劏房會否勝於的和當年的徙置區單位?如果不是,政府何不在郊野公園,大量興建徙置區,真正是「快、靚、正」。 房屋落成後,政府以低廉租金,給劏房居民,以至沒能力購私樓的大學生畢業生入住,那不是短期內即可以達成張炳良局長「安得廣廈千萬間,得庇天下寒士盡歡顏」的目標呢?
往事只能回味。昔日政府決斷,沒有什麼討論便拍板,但市民並沒覺得被搵老襯,今天諮詢多了,但市民反而怕被搵老襯,世事難明,現在要建公屋,但已難用當年方式了。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