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9日 星期四

香港的首次動力飛行

1911318日下午510分,來自比利時的查爾理斯溫德邦(Charles Van den Born),駕駛費文型(Farman)雙翼飛機在沙田一淺灘順利起飛,向吐露港方向短暫飛行,是為香港的首次動力飛行。

溫德邦先在同年228日抵港,往大埔考察,但 終於選擇了三面環山和擁有廣闊淺灘的沙田,臨時飛機庫則設於沙田火車站附近。 這個淺灘今日已成為城門河,遠處有圓洲角和王屋村。沙田區議會在這個有歷史性的地點設置了資訊牌,讓人重溫香港首次動力飛行的往事。

溫德邦熱愛飛行,於1910年考獲飛行執 照,成為第六位獲得此資格的比利時人。今天的城門河畔高廈林立,再不宜作試飛,但熱愛飛行的小朋友,可改到當年臨時飛機庫附近的商場內,利用天使翅膀試飛。不過,香港的首次動力飛行的紀錄,永遠由溫德邦保有。


4 則留言:

  1. 1911年3月,中國是滿清帝國最後的一年。不知當時大清帝國的君臣可有見過西洋的飛機?如果比利時人駕機在北京的紫禁城上空飛翔,會有什麼影響,帶來多少震撼。

    中國人由洋務運動(1861-1894)學習西方的堅船利砲,到清末引進入民主思想,推翻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國,當中不知經歷多少折騰。

    買飛機易,造飛機難,講民主易,實踐民主難。看歷史照片,不妨也深思背後的時代意義。

    回覆刪除
    回覆
    1. 三年後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可能就是用這種飛機作為戰機。現在回看,不敢想像。
      現代戰機,最難造的仍是引擎,技術仍掌握於英美法日等國家手中。一百零八年就如此過去。

      刪除
    2. 小弟認為引擎外,也包括其他的黑科技,例如隱形的技術,電腦和雷達效能,導彈的性能,機師的質素等等,缺一不方。F35貴得驚人,但入咗敵人的領空,對方也不易察覺,正是「死到臨頭也不知道」。

      現代戰爭也如打電子遊戲機,在作戰室內實時以控制數千里外的武器和軍人。漢高祖稱讚其謀臣張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想不到二千年後,真正的實現了。

      刪除
    3. 聽說隠型戰機最怕下雨,因雨水會沖走塗層,令隠型性能減低。

      其實隠型技術不是高科技,人人都懂,自己可以隠型唔見人,又可以將對方當作隠型,視而不見。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