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要了解紡織,還得參觀「CHAT六廠」(紡織文化藝術館)。「紗廠絮語」展示了紡紗過程。從棉花到棉紗,要經過:清花;梳棉;併條;粗紗及精紡等工序,分別將棉花除雜、把棉纖維梳順成「生條」、再將幼棉條併成粗條(熟條)、然後將棉紗繞到筒上、最後將棉紗接駁,並扭成所需的粗幼。
最意想不到的,是紗廠的中庭有個舊課室,還有舊課本展覽。原來,昔日的家教是「早上說:爸爸媽媽早,晚上說:爸爸媽媽好」。原來,保健只需七字真言:「常做運動少生病」。原來,和表兄溝通,可以用書信,寫的還是文言文。原來,「不倒翁,不會倒,打一拳,搖兩搖。」現在那裡可找到不倒翁呢?南豐紗廠和舊課本,構成一道美好的風景線。
紡織業是上世紀五十至八十年代香港的經濟支柱,聘用了大量勞動力。南豐是其中的表表者。八十年代後,因東南亞及中國大陸的大量廉價勞工和土地,香港紡織的生產成本越來越高,商人乃於中國內地設廠,加上香港經濟轉型為金融和地產,紡織日益衰微。陳廷驊家族的南豐紗廠,變成為了南豐地產了。
回覆刪除但是,紡織曾養活了香港數以十萬計的人口,是香港昔日經濟主流,乃不爭之事實。參觀南豐紗廠,緬懷香江歲月,饒具意義也。
南豐的舊課室和舊課本,十分有趣,特別是文言的尺牘。小弟細看,是小學六年級的課本,課文提及「海運大廈」,猜想時代背景是六十年代右左吧。這篇給表兄的書信,以文筆和格式而論,當今大學中文系的學生也寫不出來。
上世紀六十年代,電話也尚未普及,故多以書信來往。可能相約女朋友,也是信寄佳人吧。如能寫出優美浪漫的書信,大抵在女友心中,必可添上不少分數。今天,方便多了,一個Whatsapp今晚出唔出嚟?快靚正。
尺牘課本,變成了展覽品。
時代是改變了,無論我們是否對現實滿意,都不能走回頭路。懷舊是自然的,難得南豐紗廠的創辦人在獲利之餘,亦提供偌大的廠房,提供既讓人發揮創意的地方,亦大家有個集體回憶。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