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2日 星期一

彩虹鯛

由漁護署、漁統處及蔬統處主辦第11屆本地漁農美食嘉年華在花墟舉行,漁護署為本港漁場引入優質魚,今年首次推出彩虹鯛,相宜18兩重的魚只40元,成為全場亮點之一。彩虹鯛原來是羅非魚,同場有售,彩虹鯛生物工程技術培育體色紅色,賣相較吸。原來的外觀有點像鯽魚,所以被叫做非洲鯽或金山鯽,其實羅非魚屬慈鯛科,鯽魚屬鯉科,兩者不同。

漁農美食嘉年華大會規定不可出售活魚,亦不可即場劏魚所以買了回家後要彩虹鯛要自已動手清。幸而彩虹鯛魚身平滑,體腔無黑膜,較易清。味肉質爽滑,而且沒有肌間小刺,啖啖肉,只鮮味比海魚略淡但仍屬優質魚

除了彩虹鯛,有些亦色彩繽紛。蘿蔔四色俱全:青蘿蔔、白蘿蔔、紅蘿蔔之外還有少見的紫蘿蔔。紅菜頭已經奪目,旁邊的金菜頭更為吸睛

種蘿蔔種菜需要的耕地多,香港地少,種佔地少而價高的產是好辦。黃金菇與赤靈其中名貴的品

工展會沒有一節淡三墟。漁農美食嘉年華更旺場界限街要實施人流管理,從旺角方向入口的人群,要先經又一村達之路進園,再走下球場的會場入口處彩虹鯛美味,大記砵仔糕也美味,只進場購買需要耐心和氣力。

6 則留言:

  1. 本港的漁農業全盛期已過,以往有元朗絲苗、本地烏頭、新界農場鮮雞、本地豬肉,但今天無種米之農地、魚塘大多填平,養雞和養豬因衛生問題,已無前景。如果再不斷發展房地產,目前新界僅存的丁點漁農土地,也會成為「豪宅」。

    問香港人,衣食住行,何者重要?答案早有。現屆政府不是說居住問題是「重中之重」嗎?香港人不愁衣食,只愁沒有居所,如某「獲選議員」所說,年青人連一處可以「扑嘢」之空間也沒有。

    古語有云,衣食足,知榮辱。今天的香港人是「有蝸居,始有尊嚴」。

    回覆刪除
    回覆
    1. 本港的漁農業,六十年代之後逐漸式微,隨著農業技術及生物工程的進步,有人以另一種方式「復耕」。就算當年全盛時期,香港漁農亦難自給自足,要靠入口。只是入口貸質素參差,人們又再追求本地優質產品吧了,只是本港菜其實比入口菜貴兩三倍。

      刪除
  2. 正如新月人所說,本地的漁農產品質素較佳,但數量少,價格高,並非主流;也非一般人樂意負擔。

    香港的漁農食品靠入口,絕大部份來自中國。香港政府的責任是為入口食物的品質檢查把關,保障市民的健康。這方面當然知易行難,但過去的人為疏忽,菜疏和肉類安檢超標卻屢見不鮮也。

    據聞有南半球的島國的經濟以漁農、牧畜等為主,產品上佳,在當地終老,看來是極好的選擇也。

    回覆刪除
    回覆
    1. 大地從古至今,養育了全球無數人口,很多人對大地有感情,不願捨棄耕作。近代人口激增,但耕地反而減少,糧食產量不足以應付需求。香港是個富裕社會,沒有這種危機意識,但對於像「大豆回家」的科學家,及堅持耕作的農友,皆值得尊敬。漁農嘉年華亦值得捧場。

      刪除
  3. 看來新月人也是熱愛大地的性情中人,花鳥蟲魚、漁農產品無不喜愛。人類本應如此。
    小弟也認識一位高學歷的年青人,放棄待過不錯的工作,跑到新界搞有機耕種,開闢一個小小的莊園,並且向教導中小學生耕作的方法,讓他們讓成珍惜農作物,尊重生命的態度。小弟對這位年青人甚為敬重也。

    當今商業社會,唯利是視,浪費成風,多少人會想起「始信盤中飧,粒粒皆辛苦」?

    回覆刪除
    回覆
    1. 如閣下所言,當今商業社會,唯利是視,陶淵明《歸園田居》的境界「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及「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應有不少人渴望,但在香港人能做嗎?閣下認識的一位年青人已很了不起。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