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3日 星期四

玩具熊出沒

最近日本群馬縣山區,又發生熊出沒事件。有熊隻闖入民居,襲擊一對夫婦,人傷勢嚴重送院。事發後,熊隻逃去不知所終。警方呼籲附近居民提高警覺,暫時避免外出,並加強家居安全措施,緊閉門窗。冬天過後,野熊從冬眠中甦醒,飢餓覓食誤傷民眾,時有發生。

野熊是危險的動物,但在孩子房間出沒的玩具熊,卻很受歡迎。野熊怎會化身為玩具熊呢?據說玩具熊最先於1903年出現,當時美國總統老羅斯福一次打獵時看見一隻熊,但不忍心向牠開槍,讓熊離去。這事被記者以漫畫形式報導,其後有商人靈機一觸,製作了一批玩具熊,並稱之為Teddy Bear (Teddy是羅斯福的另一稱呼) ,想不到竟大受歡迎。從此之後,玩具熊出沒各地,歷久不衰。

玩具熊成為孩子的寵兒,究其原因,可能是其造型肥胖趣緻,兼具毛茸茸及柔軟的質感,給人溫暖可親的感覺,不像電子玩具的冰冷,孩子把玩具熊擁在懷裏,頓生安全感,把它視為好朋友,建立了長久關係。把危險的野熊變為可親的玩具熊,或是出於人類善良和愛護動物的動機。(圖片:互聯網)

4 則留言:

  1. 把危險的野熊變為可親的玩具熊,可能令天真的小孩誤以為熊是可親的動物,主動擁抱野熊,那就真的危險了。小孩子的世界,和現實世界,有很大的差距。什麼時候讓孩子認識現實世界,看來是家長的責任了。

    日本的山區,有不少野生的熊,所以,在熊隻聚居的地點,常有「熊出沒注意」之示警標記。但日本也有漫畫化的熊,如九州的熊本市,就用以「熊本熊」作吉祥物,並製成各類記念品,大受遊客歡迎。

    另:新月人提及1903年在位的羅斯福總統,全名是Theodore Roosevelt Jr., 暱稱Teddy,中文譯名是狄奧多羅斯福,俗稱老羅斯福。至於富蘭克林羅斯福,俗稱小羅斯福,他上任時適逢美國經濟大蕭條,故推行新政(New Deal),以振興經濟,其後,又帶美國於二次大戰對抗軸心國。他不良於行,應不會到野外狩獵。

    回覆刪除
    回覆
    1. 謝謝閣下指出兩位羅斯福總統的分別,新月人已更正上文的內容。
      抱着玩具熊長大的孩子,會否成年後仍不知道野熊是危險呢?信相應該會知道,但或許會較愛護動物,不會對牠們殘忍,這樣,玩具熊的出沒,目的就到達了。
      除熊以外,有很多其他動物也有化身為玩具,連討厭的老鼠也變為米奇老鼠。比較冷門的,可能是蛇。蛇實在難令人喜歡。

      刪除
  2. 看來新月人行走江湖資歷,仍有待磨練,才不多久,新聞處報導沙田有一間戲院,發現蟒蛇踪影,全院及附店舖一帶,即時關閉,後來搜獲,物主亦報失認領,原來主人是看戲走失寵物。。照理蛇竇人人都很喜歡,那是鐵一般的事實,另類的熊巿比真實的熊更可怕,可能財富,分分鐘一舖清袋。: )路過的讀者

    回覆刪除
    回覆
    1. 路過兄果然緊貼時事,沙田有間戲院發現蟒蛇踪影,弄得全院及附店舖一帶,即時關閉。蛇有物主,不知物主是否要負上責任。此事可見,蛇有人愛,但更多人怕。如果戲院當時放影的是〈白蛇傳〉,那就更多話題了。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