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28日 星期一

新界東中秋綵燈會

星期五至農曆八月十五日,月亮果然一天比一天圓和亮,至於有沒有大了7%,就不易看得出。於沙田公園舉行的新界東中秋綵燈會2015,節目也是一天比一天精彩。

星期五的新界東中秋綵燈會是青年之夜,當中有青年人組成的響樂隊,人不算擠,可以從容欣賞綵燈。

農曆八月十四日迎月之夜,新界東中秋綵燈會開始熱鬧起來。有很多傳統工藝如書法、刺繡等的小檔攤都圍滿人,傳統小吃如龍鬚糖、糖蔥餅等都是免費的,更大排長龍。騎驢驢更逗得小朋友大樂。

迎月之夜新界東中秋綵燈會的表演主要由上海藝術表演團擔綱,雜技、歌唱、舞蹈,件件皆能。

大型民族歌舞更是精彩,舞蹈員在伴舞後換過服飾,在台下等候出場時,已經艶光四射,揉合了羽扇舞及芭蕾舞的表演,更是賞心悅目,應是迎月之夜新界東綵燈會最精彩的項目。

農曆八月十五的表演節目回歸本土,人潮擠擁,人氣歌手吳若希出場,現場觀眾頻頻喝彩,港人還是需要偶像派。人圓月圓,新界東中秋綵燈會2015亦圓滿結束。

2015年9月24日 星期四

「香港百年蛻變」圖片展

香港百年蛻變,對大部份香港人來說,是既熟悉又陌生的題材。饒宗頤文化館舉辦「香港百年蛻變」圖片展覽,正好透過圖片,溫故知近。

「香港百年蛻變」在荔枝角的饒宗頤文化館舉行,是最合適不過,因為文化館的原址,歷盡變遷,是歷史的見證。鴉片戰爭後,清廷被迫於1842年簽訂《南京條約》,將香港島割讓予英國。到1860年又因戰爭失利,簽下《北京條約》,把九龍半島也割讓予英國。當時的清政府為向跨中英兩境的商販收取關稅,在此設立九龍關分關,刻有「九龍關地界」的碑石,現時仍立於饒宗頤文化館東邊的山坡上。展覽的圖片中,便有1898年中英邊界附近的哨站。

不過,就在1898年,清朝政府又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租借九龍界限街以北及離島予英國,為期99年至1997年。香港成為殖民地,但香港與中國大陸仍然息息相關,國父孫中山習醫及從事革命,都在香港留下足跡。聚居殖民地的華人,仍心懷國內親友,不時救急扶危,慈善組織,早於在中華民國十年,獲得表揚。

二次大戰日本侵華,香港亦告淪陷。戰後,中華人民共和國於1949年成立,大批內地難民湧入,香港人口激增,教育、房屋等需求極大,寮屋及天台學校,成為該年代的標誌。香港克服了種種考驗,經濟上亦由輕工業開始,漸發展成為國際金融中心。

香港主權回歸,至今已十多年,回望過去,百年蛻變,花開花落,物換星移,一路走來,香港始終緊靠中國大陸腹地,正如中秋佳節,人月兩圓,普天同慶,百年不變,戀殖之說,最低限度未見諸於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