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香港食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香港食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5年8月28日 星期四

雪芳蛋糕與誠實豆沙飽

異地遊子歸來,懷念當年美食,欲趁機大快朵頤。最想吃的是誠實豆沙飽,但卻遍尋不獲,其他種類的豆沙飽仍然有售,且價廉物美,只是非此君所好。問店員,回答說因乏人問津,近年已停止製作誠實豆沙飽。

誠實豆沙飽既不可得,此君又尋找另一美食雪芳蛋糕。這次沒有失望,餅店供應充足,還增添了許多新口味。如果懷舊,則當年學生至愛的個別包裝小型雪芳蛋糕,在超市及便利店,仍可買到。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以雪芳蛋糕代替誠實豆沙飽,亦無不可。(網上圖片)

2025年7月21日 星期一

可口可樂糖漿改蔗糖?

可口可樂是風行全球的飲品,已有139年歷史。在1886年,美國佐治亞州阿特蘭大市的一位藥劑師創造了一種風味糖漿,將糖漿與含汽的汽水混合後,(其詳細成份一直沒公開),創造了這種口味獨特的凍飲。但最近,美國總統特朗普卻公開表示,他正在與可口可樂公司討論,將美國市場銷售的可樂配方中的甜味劑從玉米糖漿改為蔗糖,認為蔗糖版本的可樂味道更好、更自然。

特朗普此舉立即引起反彈。美國玉米加工協會提出反對,認為改用蔗糖可能導致數千個食品製造業崗位流失,更可能影響美國中西部「玉米帶」的農業州,而這些地區是特朗普的主要支持基地。亦有人質疑,蔗糖不一定比玉米糖漿好,過量食用,兩者都會影響健康。

總統日理萬機,為什麼連可樂的配方糖份都表意見呢?資料顯示,可口可樂公司在2025年第一季度的全球收入為111.3億美元,是一盤大生意,改動配方糖份有重大的經濟意義。所以有分析認為,這項建議不是口味問題,更可能是出於選舉策略和農業經濟的考量。美國蔗糖主要來自佛羅里達州和路易斯安那州等地,改用蔗糖是可能是想向這些地區示好。但此舉也可能影響美國中西部「玉米帶」的農業州,而這些地區也是特朗普的支持基地,所以還要衡量得失。

可口可樂公司的回應,是該公司並未明確承諾會更改配方,只表示感謝總統的熱情,並稱將很快公布創新產品的更多細節。該公司還強調現行使用的玉米糖漿是安全的,且在美國廣泛使用。(網上圖片)

2025年7月17日 星期四

喝牛奶發惡夢?

傳統智慧,是睡前喝杯熱牛奶,有助入睡。但有醫師引述加拿大滿地可大學的一項研究,指出睡前喝牛奶會增加發惡夢的機會,原因是乳製產品或會引起「乳糖不耐症」,即腸胃無法吸收牛奶所含的乳糖,以致腸胃不適,影響睡眠質素,增加發惡夢的機會。

是項研究對1,082名大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涵蓋飲食習慣、食物敏感、睡眠品質以及夢境。研究有如下的發現:

  1. ​​32.3% 的人稱每週至少會做一次惡夢。
  2. 吃宵夜或晚上太晚吃東西,更容易讓做惡夢。
  3. 惡夢的嚴重程度與「乳糖不耐症」 及其他食物過敏有著明顯的關聯,惡夢發生率比較高。
  4. 22% 的人認為乳製品(如芝士、乳酪等)會讓他們的夢境變得奇異怪誕。
  5. 除了乳製品外,約25% 的參與者認為深夜進食或吃甜食、辛辣食物,都會對睡眠構成干擾。

該醫師提醒,這項研究是相關性研究,證實了特定飲食習慣與夢境之間存在顯著的關聯,但不能斷定因果關係,因為每個人的體質、健康狀況、對食物的敏感度都不同,例如不是每個人都有「乳糖不耐症」,因此有人睡前喝牛奶,仍然睡得香甜,有人則惡夢連場,所以每個人應觀察自己的飲食與夢境的相關性。

一般而言,醫師提出以下一些改善睡眠質素的方法:

  1. 晚餐早點吃
  2. 避免高油、高糖、乳製類、甜食或辛辣食物,或只吃少量。
  3. 夜間不要吃太多宵夜,睡前若真的餓了,可以選擇一些小吃,例如杏仁或核桃、小碗燕麥片、適量的水或無咖啡因飲品,但不要喝酒助眠。(網上圖片)

2025年7月14日 星期一

安全食鹽14款

消委會曾經從市面搜集39款預先包裝的食鹽,結果發現25款(逾六成)含金屬污染物,包括俗稱「砒霜」的無機砷和鉛,可能引致腦部及身體健康問題。不過,亦有14款食鹽不含金屬污染物,屬於安全之選。與其避開受污染的品牌,不如購買時只選取消委會推介的14款安全食鹽。以下是這些安全食鹽的資料。 


 

性質

牌子

重量()

價錢$

1

餐桌鹽/烹調用鹽

Tesco

750

10.9

2

餐桌鹽/烹調用鹽

馬莎M&S

400

15

3

餐桌鹽/烹調用鹽

首選牌粗鹽

454

15

4

餐桌鹽/烹調用鹽

佳之選粗鹽 

454

2.9

5

海鹽

The Spice Hunter

133

56.5

6

海鹽

第一牌天然粗海鹽  

454

2.6

7

海鹽

Golden Shore粗海鹽 

1000

12

8

海鹽

裕華國貨

500

35

9

海鹽

御萬家粗鹽

454

4.9

10

湖鹽

Lake Crystal有機湖鹽

250

33.5

11

岩鹽/玫瑰鹽

Nature Quest

500

35

12

加碘鹽

食益寶Cérébos

700

27.5

13

加碘鹽

La Baleine

500

20.5

14

燒鹽

伯方の塩

250

23



緊記着選用以上的14款安全食鹽,是否就代表完全放心呢?不是。顧客到食肆用膳、到超市買麵包、餅乾、罐頭食品、火腿、醬油、調味料等,能夠知道製成品含有那個品牌的食鹽嗎?所以,個人能夠做的很有限。還好,不是貴價的食鹽才安全,價廉如「第一牌天然粗海鹽」和「佳之選粗鹽」($2.6-2.9/454),都在安全之列。按道理,食品製造商有平價且安全的食鹽,自然樂於採用,這樣,亦有望製成品的鹽份符合安全標準。(網上圖片)

2025年6月30日 星期一

冷藏肉充當鮮肉

據報導,食環署於625日在觀塘一間持牌的新鮮糧食店,揭發該店以冰鮮和冷藏肉充當新鮮肉出售。署方即時銷毀503公斤冷藏牛肉,亦封存約105公斤預先包裝冷藏牛肉作進一步調查。署方指,十分關注冷藏和冰鮮肉冒充新鮮肉的情況,署方會採取嚴厲的執法行動,任何人未經批簽,售賣冰鮮肉或者冷藏肉,均屬違法,一經定罪,最高可判罰款5萬元及監禁6個月。

以冷藏肉或冰鮮充當鮮肉的情況,以往亦曾發生。購買時怎樣作出分辨呢?資料顯示,分辨冰鮮肉與鮮肉主要可以從顏色、光澤、手感和氣味等方面著手。新鮮肉通常色澤紅潤,有光澤,手感較為濕潤,且有淡淡的肉味;而冰鮮肉顏色較暗,光澤較不明顯,手感較冷,且解凍後容易產生黏液,氣味也可能較為濃厚。不過,說是容易,做得到還需交很多「學費」。

不想交「學費」,又想避免買着冒充鮮肉的冷藏肉,最好的辦法,就是認「低威」,直接了當買冰鮮肉,因為自已買的已是冰鮮肉,就不怕被騙了。超市有很多冰鮮肉出售,每份包裝整齊,標明來源地、重量和價錢。其實冰鮮肉質素很好,以某日式超市的牛肉為例,就有來自澳洲的和牛牛腿切片、牛腿柳切絲、冰鮮西冷牛扒、冰鮮牛肉粒等,選擇甚多,買回家也不用清洗和切肉,直接下鍋,簡單快捷。

2025年6月26日 星期四

食肆結業潮

報章報導,本港的結業潮持續。最新近的例子,是位於荃灣的泰式香蕉煎餅專門店「蕉蕉蕉」在今年412日才開業,維持僅68天,突然在619日結業。另外,位於尖沙咀、已開業16年的日式燒肉放題店「燒魂」,由於租約期滿,決定於625為最後營業日。大班餅店亦要停業。

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認為市民外遊者眾,打擊本港的餐飲業,因此吸引市民留港消費至為重要。至於租金,因有部份業主減租,餐飲業整體租金已回調 10%。亦有官員認為疫情令市民及旅客的消費模式改變,所以企業要因應時代變遷,作出相應改變。

事實上,餐飲業都有因應環境力求作出應變。例如有酒樓在入口大堂加設外賣部,兼營兩餸飯。但整體而言,食肆留住食客,關鍵是食物質素。面對顧客流量減少,營利倒退,食肆如何保持甚至提升服務及食物質素,是個巨大的考驗。現時的食肆能夠保持質素嗎?以下是從網上及個別友人得知的一些印象,比較零碎,但亦可反映部份的問題。

  • 食具殘破,例如崩咀的熱水壺 (某中等價錢連鎖酒樓)
  • 菜肉水餃不熱 (某集團的北京菜酒樓)
  • 南乳炆齊冷凍如冰條 (某點心連鎖店)
  • 預製飯、預製菜 (某連鎖冰室)
  • 蝦仁炒蛋水汪汪 (某集團的港式茶餐廳)

2025年6月19日 星期四

不可生吃的食物

 

有人喜歡吃生的食物,例如魚生、沙律菜等,但並不是每種食物都適合生吃,甚至會引起嚴重後果。有專家就列舉了多種不宜生吃的食物及可能引致的嚴重後果。


食物

生吃引起的嚴重後果

雞蛋

 

生雞蛋含沙門氏菌,引起食物中毒。生的蛋白會與一種維生素B結合,令身體缺少該物質。

紅腰豆

 

未熟透的紅腰豆含毒素,引起嘔吐、肚痛、肚瀉等的不適症狀。

蜜糖

 

未經消毒的蜂蜜含肉毒桿菌,令肌肉麻痺,嚴重者更引起呼吸困難。

生蠔及貝殼類

含海洋弧菌和其他細菌、諾如病毒,引起腸胃病甚至肝炎。

牛奶

 

未經消毒的牛奶含沙門氏菌、大腸桿菌、李斯特菌等,引起腸胃及多種嚴重不適。

攪拌肉

未熟透的「免治」豬、牛、雞肉多含病原體、寄生蟲等。

芽菜

在發芽過程中,芽菜易受沙門氏菌、大腸桿菌、李斯特菌等污染。

木薯

木薯粉可製成「珍珠」,加進奶茶。但未經煮熟的木薯含氰酸(俗稱山埃),可引致噁心、嘔吐、昏眩,甚至呼吸衰竭而死。

苦杏仁

含毒素,在人體轉為氰酸(山埃),生吃二十顆足以致命。

油魚

生吃油魚會引致嘔吐、腹瀉、頭痛的症狀。


不能生吃的食物,當然不限於上述的
10種,而且為數不少,例如馬鈴薯、白果(銀杏)等都是,所以,在不清楚食物性質之前,還是熟食為佳。(網上圖片)

2025年5月5日 星期一

椰子短缺危機

據報導,全球椰子正出現短缺危機,原因是菲律賓、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等椰子主要產地遭遇乾旱、熱帶氣旋等極端天氣,導致產量下降達20%。馬來西亞吉隆坡的一家餐廳,由於椰奶持續短缺,要減少製作一些招牌菜,因為當地業界認為椰奶是美食的靈魂,沒有替代品,替代品只會讓風味盡失。

另一方面,全球椰子需求卻持續攀升。美國農業部預測,2024-2025年度椰油庫存將創4年新低,國際椰油價格上漲至新高,產椰油的國家如菲律賓擬優先保障國內供應,泰國、越南等地只限量輸出,馬來西亞甚至有部分商家停業。為甚麼椰子短缺會有這樣大的影響呢?

椰子的製品很多,有椰奶、椰子水、椰子汁、椰子油等。椰奶 (Coconut milk)是從成熟的椰子果肉榨出來的奶白色液體,又稱椰漿,它與椰子水不同,椰子水是椰子內原有的香甜味液體,可直接飲用。至於椰汁或椰子汁,則是以椰奶加糖和水製作出來,只是一種椰奶飲品(coconut milk beverage),不應稱為椰奶。椰子油則是以椰奶經過油水分離的方法生產的油,可用來製作護膚品,又因為椰子油的沸點高,保質期長,故被廣泛應用於糖果餅乾等需高溫製作的食品。椰子經濟價值高,椰子短缺對全球皆有影響。(網上圖片)

2025年4月28日 星期一

冷凍麵包好處多

麵包不是愈新鮮愈好吃嗎?對的,買麵包當然要選新鮮的,買回家亦應該趁新鮮吃,所以為甚麼要把麵包冷藏呢?有好處嗎?

冷凍麵包其實有好處。首先,如果居住的地方購物不方便,每次要購買多天食用的食品,有人會把麵包(及其他食品)放進冰箱冷藏,保存起來,慢慢取用。所以,冷凍可以暫停麵包的老化過程,又可以在低溫下防止霉菌生長,保持麵包的衛生。不過,最大的好處,是麵包在冷凍後再加熱的過程中,所含的澱粉的分子結構會發生變化,產生抗性澱粉。抗性澱粉(Resistant starch)亦稱抗解澱粉,這種澱粉不易在小腸被消化,有助降低餐後血糖的上升,而且這種澱粉進入大腸後發酵時,還有助益菌的繁殖,保持腸道健康。

冷凍麵包,以普通麵包如白麵包、全麥麵包等較合適。將麵包切片後用保鮮袋密封,然後放入冰箱的冷凍室。需要食用時,取出室溫解凍或用多士爐烤熱即可。至於港式的菠蘿包、雞尾飽和其他含肉類或鮮奶油的麵包,還是即買即吃較好。(網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