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愛嚼香口膠,也有人不愛。撇開個人喜好不談,嚼香口膠原來有利有弊。先說益處。人體口腔有十億粒細菌,荷蘭格羅寧根大學(University of Groningen)的研究員邀請市民進行測試,發現他們「𡁻香口膠」十分鐘,可去除口腔十分之一的細菌,亦即減少了一億粒細菌。不過,研究人員提醒,假如長時間𡁻同一片香口膠,會有反效果,不單不能去除細菌,反而會把細菌釋放回口腔內。另外,𡁻香口膠不能用來代替刷牙、漱口等清潔程序。
至於嚼香口膠的弊處,是由於香口膠的主要成分之一是膠基,由合成橡膠或天然橡膠製成,這些材料可能含有塑膠聚合物,在咀嚼過程中,會釋放出微塑膠顆粒。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研究發現,每克香口膠會釋放約100至600個塑膠微粒,並可能進入人體,存在於血液、肺部等部位,會對健康引起不良影響。
嚼香口膠有利有弊,怎樣取捨呢?或者,可按照專家建議,在有需要時,嚼它不超過十分鐘,以免咀嚼過久。不過,嚼香口膠還有另外的好處,就是有助鬆馳情緒,例如戰續彪炳的曼聯前領隊「費爵爺」每次在場邊督師,都不停嚼香口膠,大概是想緩和緊張的情緒,所以「費爵爺」也是「費嚼爺」。他退任後,繼任的多位領隊有沒有嚼香口膠,不大清楚,只知曼聯成績自此一落千丈。(網上圖片)。
最慘一路嚼香口膠,越嚼越好味,卻不自覺睡著了。。後果自負。:) 路過的讀者
回覆刪除真有其事。不少人小時初吃吹波糖或香口膠,太好味,吞了下去,被旁人嚇着說會「黐腸」,擔心了好幾天。
刪除「香口膠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早在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人就已經使用樹脂和天然的樹脂來製作口香糖。古希臘人和瑪雅文明也有類似的習慣,使用樹脂和其他植物材料來清潔牙齒或增加口氣清新。
回覆刪除現代香口膠的發明可以追溯到19世紀。1869年,美國的喬治·貝爾(George Washington Carver)發明了一種用於製作香口膠的配方,但真正的商業化是在1880年代。1884年,一位名叫約翰·史密斯(John B. Stith)的商人開始製造並銷售香口膠,這被認為是現代香口膠的起源。
隨著時間的推移,香口膠的製作工藝和配方不斷改進,並逐漸演變成今天我們所熟知的各種口味和品牌。香口膠不僅被用來清新口氣,還因為其咀嚼的特性而變得流行,並在20世紀逐漸成為全球消費品。」
以上是從AI問來的資料。香口膠的價格廉宜,但吃的要看場合,在辦公室內,或者在會議廳內均不合宜,因涉及個人的形象和禮義。即使上司或主持人未必出言勸止,但印象分大打折扣。
如果閣下面試,在主考官前大嚼香口膠,後果不必說。
衹有爵爺,不損其形象,並成了他的標記。
更正,上文之禮義,應作禮儀。
回覆刪除謝謝閣下及AI,合作補充了香口膠的歷史由來。嚼香口膠一向給人一種輕佻的印象,於禮儀上不合,而且有人會把嚼後的香口膠隨便棄置,黏在地面很難清理,所以有某國家明令禁止人吃香口膠。但其他國家和地區則仍然大行其道。只要不在莊嚴的場合做,嚼香口膠是一種很好的口部運動,又可提神醒腦,比吃零食好得多了。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