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導,比爾蓋茨(Bill Gates)上月在哈佛大學接受訪談時指出,目前的醫療診斷、知識傳授等專業,隨着人工智慧(AI)的快速進展,未來十年內會變成垂手可得,而且不費分文。這是否意味着醫生和教師將被AI取代呢?
蓋茲警告,AI將淘汰許多人類的工種,但有3種職業可能倖存。很諷刺地,第一種就是AI的程式設計師,因為雖然AI在生成程式碼上已獲得重大進展,但仍然缺乏創建軟體的精確性,需要改進。第二種是能源專家,因為能源管理是龐大而複雜的工作,無論是處理石油、核能還是可再生能源,AI都無法單獨管理。第三是生物學家,因為AI或可取代醫生,但作為醫學基礎的生命科學的研究,需要創造力、直覺和批判思維,是AI難以複製的特質,AI只可作為協助科學研究的工具。
當然,AI或許永遠不會取代某些類型的工作,蓋茲舉了棒球員的例子,因為大家可能不想看機器打棒球。照此類推,應該還有足球員、籃球員、演員、歌星等。也許,解鈴還需繫鈴人,不如直接問AI的意見。
提問:比爾蓋茨指出,醫生和教師將被AI取代,不會被取代的是AI程式設計師、能源專家、生物學家。我希望棒球員、足球員、籃球員、演員、歌星也不會被AI取代。你是AI,你自己認為那些工作你可取代,那些不可取代呢?
AI答:比爾蓋茨的觀點很有啟發性,他提出的角色確實反映了技術變革可能帶來的影響。不過,您提到棒球員、足球員等運動員,以及演員和歌手,這些職業牽涉到人類情感的連接、創造力和個性化的表達,無疑非常特別,或許在很長時間內都不會被AI取代。至於AI的取代能力,我認為它能勝任以下類型的工作:
- 重複性強的工作:如數據分析、檔案處理、客服聊天等。
- 依賴大量信息的決策支持:例如醫療診斷和商業建議。
- 創造性的嘗試:像文案創作和圖像生成,但這僅限於輔助人類的創意,而非完全取代。
不可取代的方面包括:
- 情感和人際互動:例如教師、心理醫生,需要深刻的情感共鳴。
- 文化和藝術創造:無論是演員的微表情還是歌手的演唱技巧,AI難以模仿人類的靈魂。
- 體育運動:人類的體力、協調能力以及在競技中的情感張力,是AI所無法達到的。
看來,AI的答覆很得體,免得人類感到不安。 (網上圖片)。
最想知道AI 收費價目如何。。太貴的話,還是去睇傳統行業專業人仕,較有保障。:)路過的讀者
回覆刪除估計是接近免費,希望是真的。
刪除AI在運算上有強大的能力,在資料蒐集方面,可以秒間從大數據中,找出問案。AI可以翻譯,可以寫作,但得出來的,閣下是否喜歡,是另一回事。
回覆刪除健康,疾病的問題,AI會給你答案,但最後的一句,仍是教你就個人的情况,請教醫生。病人該用什麼方案診治,該服什麼藥,還是有經驗的醫生令人安心。醫病也要醫人,醫生心理的輔導,可令病人釋然。
AI可以回答法律問題,省卻親自詢問律師。至於AI可否教人走法律空檔,可否代金牙大狀打官司,可否代法官判案,又是令一回事。
在教會裡,如果由機械人取代牧師,神父,還有沒有信眾?老師是授業,解式,傳道者,以個人影響他人,恐怕無法由冷冰冰的AI取代。
人和AI最重要的分別,是前者有靈魂,有感情,有七情六慾,千變萬化。
所以,儘管AI可以寫作,但寫不出唐詩,宋詞,寫不出金庸和梁羽生的武夾巨著,當然寫不出盧國沾的《每當變幻時》。
有些工作,可以由AI代勞,但人,卻不可以由AI取代,有如十八世紀工業革命後,機器取代了人手,但又會有新的工種出現。
衹要善用AI,人類生活會更美好。
預言未必成真。當初電腦受廣泛應用,人們曾恐怕電腦統治人類,但直到今時今日,統治人類的,還是人類,只是人類得電腦之助,其統治能力更強大。
刪除由電腦進展到AI,這件工具更為強大,且看人類怎樣應用它。暫時,大部份人都像閣下,未必完全接受以AI代替真人。聽說泰國的女總理有次以AI代為發言,但未受好評,可能是真人較AI美麗得多吧。
新月部落格出自新月人的手筆,有新月個性,所以,小弟每期都看,也猜不到新月人下期講乜東東,咁先好玩。
回覆刪除上帝造人,人造AI, 人的智慧,仍然是從上帝而來。
新月人基本上是看新月部落格的諸君互動,暫仍未與AI互動。友好比利君亦時有供應圖片及文字,所以每期內容仍有路可捉。
刪除從另一角度看AI。。。話說早排坐南方航空公司往北京,期間在飛機上看電影,其中一套講逑吳君如演做婦女專科醫生,在公餘下玩網上情缘手機,初頭玩玩吓,結果。。。如果有AI可以解決網上情缘,想信可以解決更多社會感情問題。:)路過的讀者
回覆刪除既然AI承認自己是難以模仿人類的感情,恐怕它亦無法幫助這位女醫生解決網上情緣。據悉,在虛擬世界騙人的都是人。AI只是無奈地袖手旁觀。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