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外國月亮與本地月亮,都是看同一個月亮。
異地遊子美食篇。。令我想起即將10月6日到來中秋節,這傳統節日,形形式式月餅,就是令異鄉人最懷念食品,比起甚麼糕飽,更加誠實捧獻零用錢購買,難怪月餅廠家,都各出奇謀推廣,爭取這一年一度重耍傳統中秋節日機會~揾食艱難。:)路過的讀者
路過兄一言驚醒夢中人,沒有誠實豆沙飽,可以趁中秋推出「誠實豆沙月」。有食家認為豆沙月比蓮蓉月更滋味。深水埗的八仙餅店每年的紅豆沙月供不應求,要預訂才有。
哈哈。。。八仙飯店,又令我想起义燒包,可能是即興預製作的糕點,保証風味十足,不需預訂。:)路過的讀者
八仙飯店、八仙餅店,一字之差。總之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今日在坊間,要找誠實的豆沙包,真是很困難,失傳久矣。誠實豆沙包,越來越少,雪芳蛋糕,取而代之。盡在不言中矣。以前旺角的瓊華大酒樓,有紅豆沙月,「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吃紅豆沙月,既好味,又有詩意。可惜瓊華亦早已結業。說起紅豆,近日在航班上看了一套名為《紅豆》的電影,任達華演父親,鄧麗欣演女兒。故事講述任達華在九龍城開了一間以紅豆沙馳名的糖水店,兩夫婦胼手胝足養大一對子女。其後,母親離世,女兒放棄了空姐的工作,後來更放棄愛情,在糖水店助老父經營。故事很簡單,很寫實,有夫妻、父女、姐弟之親情和矛盾,樸實,細膩,感人,是近年少見的好電影。此電影去年上影,但不賣座,賣房只有百多萬,但備受好評,獲倫敦東亞電影節邀請作為閉幕電影。叫好的不一定賣座。正如好的紅豆沙,怎樣也不能以天價賣出,但卻是最有味道,最傳統的甜品。
以前沒有看過鄧麗欣做戲,只看過飯戲攻心,她演得不錯。有首歌叫紅豆詞,也很好聽,但不算流行。正如叫好不一定叫座。
在《紅豆》裡,任達華的甜品店名叫張興記,他的紅豆沙,很受歡迎。在戲裡,他說紅豆沙的靈魂不在豆,而是陳皮,而且一定要用上新會的陳皮。他教女兒製作紅豆沙,一窩的紅豆沙,要選豆,要用鐵鍋炒,要用大火,中火熬上六七小時,一點也不能馬虎。任達華的紅豆沙,還有一道秘方,最後加上一小撮鹽。張興記甜品,賣的是誠意,堅持,理念,對顧客的誠信,一絲不苟。張興記三十多年,但逃不過舊區拆卸的命運。在這個預製菜泛濫的年代,多少人還會如此用心和耗時,去生產一些價值不高的甜品?張興記象徵的,是傳統受到的挑戰,是父女對理念的堅持和無奈,一間小店,也是社會的縮影。雪芳蛋糕取代了誠實豆沙包。
張興記以誠實的態度的造豆沙包,毫不欺場,不取巧,難道誠實豆沙包之名的起源,就是張興記?想當然吧了,雪芳蛋糕易得,誠實豆沙飽難尋。
呢個年代還依然堅持飽點的製作,需要真村實料仍不夠,靈活的生意變通,才衹能夠生存經營下去。。。像剛從新聞中,聖安娜餅店,兼買兩餸飯,推廣期68元改為50元,真是食腦的餅店,不改變商業模式,真無法抗拒港人,愛北上消費熱潮,生意成功與否,暫難下定論,但要生存的話,衹能背水一戰,總好過日後結業,被消費者憶念的追思,唉!:)路過的讀者
聖安娜好像也有造雪芳蛋糕,如果雪芳蛋糕減產,不知是好事還是壞事。
異地遊子美食篇。。令我想起即將10月6日到來中秋節,這傳統節日,形形式式月餅,就是令異鄉人最懷念食品,比起甚麼糕飽,更加誠實捧獻零用錢購買,難怪月餅廠家,都各出奇謀推廣,爭取這一年一度重耍傳統中秋節日機會~揾食艱難。:)路過的讀者
回覆刪除路過兄一言驚醒夢中人,沒有誠實豆沙飽,可以趁中秋推出「誠實豆沙月」。有食家認為豆沙月比蓮蓉月更滋味。深水埗的八仙餅店每年的紅豆沙月供不應求,要預訂才有。
刪除哈哈。。。八仙飯店,又令我想起义燒包,可能是即興預製作的糕點,保証風味十足,不需預訂。:)路過的讀者
回覆刪除八仙飯店、八仙餅店,一字之差。總之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刪除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今日在坊間,要找誠實的豆沙包,真是很困難,失傳久矣。
回覆刪除誠實豆沙包,越來越少,雪芳蛋糕,取而代之。盡在不言中矣。
以前旺角的瓊華大酒樓,有紅豆沙月,「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吃紅豆沙月,既好味,又有詩意。可惜瓊華亦早已結業。
說起紅豆,近日在航班上看了一套名為《紅豆》的電影,任達華演父親,鄧麗欣演女兒。故事講述任達華在九龍城開了一間以紅豆沙馳名的糖水店,兩夫婦胼手胝足養大一對子女。其後,母親離世,女兒放棄了空姐的工作,後來更放棄愛情,在糖水店助老父經營。故事很簡單,很寫實,有夫妻、父女、姐弟之親情和矛盾,樸實,細膩,感人,是近年少見的好電影。此電影去年上影,但不賣座,賣房只有百多萬,但備受好評,獲倫敦東亞電影節邀請作為閉幕電影。
叫好的不一定賣座。正如好的紅豆沙,怎樣也不能以天價賣出,但卻是最有味道,最傳統的甜品。
以前沒有看過鄧麗欣做戲,只看過飯戲攻心,她演得不錯。
刪除有首歌叫紅豆詞,也很好聽,但不算流行。正如叫好不一定叫座。
在《紅豆》裡,任達華的甜品店名叫張興記,他的紅豆沙,很受歡迎。在戲裡,他說紅豆沙的靈魂不在豆,而是陳皮,而且一定要用上新會的陳皮。
回覆刪除他教女兒製作紅豆沙,一窩的紅豆沙,要選豆,要用鐵鍋炒,要用大火,中火熬上六七小時,一點也不能馬虎。任達華的紅豆沙,還有一道秘方,最後加上一小撮鹽。
張興記甜品,賣的是誠意,堅持,理念,對顧客的誠信,一絲不苟。張興記三十多年,但逃不過舊區拆卸的命運。
在這個預製菜泛濫的年代,多少人還會如此用心和耗時,去生產一些價值不高的甜品?張興記象徵的,是傳統受到的挑戰,是父女對理念的堅持和無奈,一間小店,也是社會的縮影。
雪芳蛋糕取代了誠實豆沙包。
張興記以誠實的態度的造豆沙包,毫不欺場,不取巧,難道誠實豆沙包之名的起源,就是張興記?
回覆刪除想當然吧了,雪芳蛋糕易得,誠實豆沙飽難尋。
呢個年代還依然堅持飽點的製作,需要真村實料仍不夠,靈活的生意變通,才衹能夠生存經營下去。。。像剛從新聞中,聖安娜餅店,兼買兩餸飯,推廣期68元改為50元,真是食腦的餅店,不改變商業模式,真無法抗拒港人,愛北上消費熱潮,生意成功與否,暫難下定論,但要生存的話,衹能背水一戰,總好過日後結業,被消費者憶念的追思,唉!:)路過的讀者
回覆刪除聖安娜好像也有造雪芳蛋糕,如果雪芳蛋糕減產,不知是好事還是壞事。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