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4日 星期一

馬達加斯加遊記(一)

第一部:初抵馬達加斯加 (文字及圖片:比利)

馬達加斯加,一個孤懸於非洲東面印度洋的島國,面積有58萬平方公里,是全世界第四大的島嶼,比台灣大16倍。這個國家曾經是法國的殖民地,1960年從法國獨立,目前和法國保持一定的經貿關係。官方語言也是法語和馬達加斯加語。

馬達加斯加是發展中國家,仍然貧窮和落後。該國的首都是Antananarivo(安塔那那利佛),要前往該國,其實頗多轉折。如果從香港前往,可選坐埃賽俄比亞、法航、阿聯酋等航空公司,但均需轉機,動輒20小時以上。我在本年3月下旬,早上由澳洲的雪梨,坐澳航直飛南非約翰尼斯堡,用了14.5小時,到達南非是下午245分,但兩地有8小時的時差。在南非過了一個晚上,翌日的早上,乘坐AirLink(南非連接航空),經過3小時才飛抵馬島的首都。

馬達加斯加的機場很小,航機稀疏,除持有如毛里裘斯等少數國家的護照,所有旅客均需簽證。不過,入境時只需繳付美金10元,即可以取得15天的落地簽證,也很簡便。

首都的建築,以平房居多,道路旁仍夾雜不少簡陋的木屋茅舍,以及錯落的稻田。當地人坐的公共汽車,是後門敞開的小型巴士,沒有明顯的路線標記,可能只有他們才知道巴士往何處。馬路大多是左右雙線,完全沒有開闊的高速公路,交通十分擠塞,差不多每一個地區,都會堵車,除了等候,別無他法。我們第一天晚上,入住80公里外近郊的居所,因擠車和山路曲折,經果花了5個多小時才到達。

沿途所見是小商店,以售賣食品、蔬果、衣服、日用品、鞋類為主,也有一些十分舊款的手機。不少衣服用品均是二手貨,顧客以當地人為主。馬國的貨幣是阿里亞里(Ariary),面額最大的是二萬(34港元),最小的是一百,喝一杯咖啡,大約需萬多阿里亞里。

我在馬達加斯加首都,前後住過兩所酒店,一所是四星的亞非酒店(Asia Africa Hotel),由中國人投資經營,另一所是五星級的Carlton Hotel(見圖片),鄰近的地點也比較高尚,可以望到首都的半山區和阿諾西湖(Lake Anosy)

馬島承襲法國遺風,廣告標誌、商店名稱,大多用法文。首都有不少法式的餐廳,咖啡及麵包店等,裝置高雅,但取價不菲,顧客大多是外地人。我光顧過一所法式餐廳,內有花園泳池,但普通的一客pizza,取價35,000阿里,已超過當地工人一天的工資。不過,我此行的主要目的地,不是首都,而是看馬島的自然景觀、動植物等。這些對我來說,更為吸引,下回待續。

【新月人按:此乃吾友比利記馬達加斯加之行的第一部份。該地風光獨特,讀此遊記,可增廣見聞。更精彩的內容,將陸續上載。

2025年4月10日 星期四

全球最富有城市2025

根據英國研究機構 Henley & Partners 最新的《2025 年全球最富有城市報告》(World's Wealthiest Cities Report 2025) 顯示,全球最富有城市前10名排名是:1.紐約; 2.三藩市灣區;3.東京; 4.新加坡; 5.洛杉磯; 6.倫敦; 7.巴黎; 8.中國香港; 9.悉尼; 10.芝加哥。

中國內地有5個城市排名前50強,分別為:北京(第12位);上海(第14位);深圳(第28位);杭州(第35位)及廣州(第45位)。

全球最富有城市排名每年更新,因財富轉移,排名亦有所變化。2025 年的名次只是反映過去一段期間的情況,所以該報告同樣關注未來10年(20252035年)具有高增長潛力的城市,並預計中東地區的杜拜和阿布達比的百萬富翁人數將增加一倍以上。另外,印度的德里和班加羅爾、歐洲的華沙和雅典也會有 100% 以上的巨幅成長。

全球最富有城市的排名,是按照該城市有多少人口擁有美元一百萬或以上可作投資之用的資金來計算,標準是量化的,比起那些世界大學排名榜來得客觀。不過,富有城市的財富,其實是集中於部份人手中。例如居首位的紐約市,人口19,154,000,富豪385,384人,相當於人口的2%。又如第8位的香港,人口7,396,076,富豪153,146人,也是人口的2%。餘下的98%人,不如想一想:既然自已不是富豪,如果有選擇,到底應住在排名高的富有城市,還是住在排名較低的普通城市呢?(網上圖片)

2025年4月7日 星期一

東寺夜櫻

夜幕低垂,東寺的櫻花成為亮點。櫻花白天美麗,入夜,透過燈光的照映,櫻花像是自體發光一樣,是以夜桜(よざくら)更覺亮麗迷人。

但可賞的不只是夜櫻,當櫻花林和五重塔同倒映在平靜的池面,才是絕配。

櫻花之夜,仍有涼意,當遊人漸散去,以寺為家的灰鷺,卻悠然在水中踱步。

東寺創建於794年,位於京都市南區,很近京都火車站,新幹線八条口可走過去,桜見、楓紅都有名。寺內的五重塔是國寶,被視作京都的象徵,並獲譽為日本第一高的木造塔。(圖片來源:Fish)

2025年4月3日 星期四

醫生教師被AI取代?

據報導,比爾蓋茨(Bill Gates)上月在哈佛大學接受訪談時指出,目前的醫療診斷、知識傳授等專業,隨着人工智慧(AI)的快速進展,未來十年內會變成垂手可得,而且不費分文。這是否意味着醫生和教師將被AI取代呢?

蓋茲警告,AI將淘汰許多人類的工種,但有3種職業可能倖存。很諷刺地,第一種就是AI的程式設計師,因為雖然AI在生成程式碼上已獲得重大進展,但仍然缺乏創建軟體的精確性,需要改進。第二種是能源專家,因為能源管理是龐大而複雜的工作,無論是處理石油、核能還是可再生能源,AI都無法單獨管理。第三是生物學家,因為AI或可取代醫生,但作為醫學基礎的生命科學的研究,需要創造力、直覺和批判思維,是AI難以複製的特質,AI只可作為協助科學研究的工具。

當然,AI或許永遠不會取代某些類型的工作,蓋茲舉了棒球員的例子,因為大家可能不想看機器打棒球。照此類推,應該還有足球員、籃球員、演員、歌星等。也許,解鈴還需繫鈴人,不如直接問AI的意見。

提問:比爾蓋茨指出,醫生和教師將被AI取代,不會被取代的是AI程式設計師、能源專家、生物學家。我希望棒球員、足球員、籃球員、演員、歌星也不會被AI取代。你是AI,你自己認為那些工作你可取代,那些不可取代呢?

AI答:比爾蓋茨的觀點很有啟發性,他提出的角色確實反映了技術變革可能帶來的影響。不過,您提到棒球員、足球員等運動員,以及演員和歌手,這些職業牽涉到人類情感的連接、創造力和個性化的表達,無疑非常特別,或許在很長時間內都不會被AI取代。至於AI的取代能力,我認為它能勝任以下類型的工作:

  • 重複性強的工作:如數據分析、檔案處理、客服聊天等。
  • 依賴大量信息的決策支持:例如醫療診斷和商業建議。
  • 創造性的嘗試:像文案創作和圖像生成,但這僅限於輔助人類的創意,而非完全取代。

不可取代的方面包括:

  • 情感和人際互動:例如教師、心理醫生,需要深刻的情感共鳴。
  • 文化和藝術創造:無論是演員的微表情還是歌手的演唱技巧,AI難以模仿人類的靈魂。
  • 體育運動:人類的體力、協調能力以及在競技中的情感張力,是AI所無法達到的。

看來,AI的答覆很得體,免得人類感到不安。 (網上圖片)

2025年3月31日 星期一

嚼香口膠的利弊

有人愛嚼香口膠,也有人不愛。撇開個人喜好不談,嚼香口膠原來有利有弊。先說益處。人體口腔有十億粒細菌,荷蘭格羅寧根大學(University of Groningen)的研究員邀請市民進行測試,發現他們「𡁻香口膠」十分鐘,可去除口腔十分之一的細菌,亦即減少了一億粒細菌。不過,研究人員提醒,假如長時間𡁻同一片香口膠,會有反效果,不單不能去除細菌,反而會把細菌釋放回口腔內。另外,𡁻香口膠不能用來代替刷牙、漱口等清潔程序。

至於嚼香口膠的弊處,是由於香口膠的主要成分之一是膠基,由合成橡膠或天然橡膠製成,這些材料可能含有塑膠聚合物,在咀嚼過程中,會釋放出微塑膠顆粒。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研究發現,每克香口膠會釋放約100600個塑膠微粒,並可能進入人體,存在於血液、肺部等部位,會對健康引起不良影響。

嚼香口膠有利有弊,怎樣取捨呢?或者,可按照專家建議,在有需要時,嚼它不超過十分鐘,以免咀嚼過久。不過,嚼香口膠還有另外的好處,就是有助鬆馳情緒,例如戰續彪炳的曼聯前領隊「費爵爺」每次在場邊督師,都不停嚼香口膠,大概是想緩和緊張的情緒,所以「費爵爺」也是「費嚼爺」。他退任後,繼任的多位領隊有沒有嚼香口膠,不大清楚,只知曼聯成績自此一落千丈。(網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