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1日 星期一

母親的抉擇之美國版

母親要面對的抉擇很多,但相信最困難的是未婚產子而成為母親的抉擇。日前本港揭發一宗少年男女涉嫌非法處理嬰兒屍體,涉及一位17歲未婚產子的少女與其16歲男友,這是一宗令人難過的事件。未婚產子引起的問題過去不時也有發生,根據「母親的抉擇」支援中心的資料,由今年4月至今,該中心共接到100宗未婚懷孕的求助個案及470個熱線求助,當中18歲以下求助者有3成,近6成人懷孕超過3個月才求助,該中心負責人認為年輕應該早點求助。但年輕人為什麼不早點求助呢?世俗對未婚懷孕的眼光又是怎樣呢?

我想起一套電影《愛在你左右》(Mother and Child) (美國:2010),剛好就是以未婚母親的抉擇為題材,或許有些啟示。Karen(安妮貝寧飾) 14歲時未婚懷孕,她決心把女兒誕下,但放棄撫養權。被人收養的女兒Elizabeth(娜奧美屈絲飾)長大後是位美麗成功的律師,本已做了絕育手術的她竟然因為一次和黑人上司鬼混變又成為未婚懷孕。Karen 在30多年來一直對女兒未能忘懷,透過「母親的抉擇」支援中心欲聯絡女兒,可惜待中心找到資料時,Elizabeth已在誕下女嬰之後去世,Karen希望與Elizabeth見面的願望遂告落空,幸好聯絡上收養Elizabeth女兒的家庭,可以經常往探望這位孫女,小女孩也成為Karen對女兒思念的一種寄託。

這電影好像是美國版的母親的抉擇。導演手法偏向沉實平穩,沒有激情,沒有說教,更沒有立於道德高地,難免有觀眾覺得沉悶,但耐心去看,可以看到電影表達了一種生命教育。母與女兩代人同樣是未婚產子,但錯誤散播的種子,落在充滿著愛心、包容與接納的土壤,仍然可以茁壯生長,也把原先的錯誤補救了。世間沒有完人,從來沒有,各種錯誤仍會出現,坦然承認和勇於面對錯誤,並從錯誤中學習,彼此包容和接納,反而可以重新振作起來。

4 則留言:

  1. 這個世界總有錯配,未婚的少男少女常常產子,但結了婚的年青夫妻卻不願生孩子,究竟搞邊科,小弟也常被弄得胡塗了。
    新月人說人與人要互相包容,小弟亦常奉此為圭臬。
    舉世最不能包容他人的,是我們偉大祖國的政府。共產黨令我想起殭屍、腐屍,聞之作嘔。

    回覆刪除
  2. 未婚少男少女生仔唔緊要,但要珍惜生命,唔好攪出人命,有唔少夫妻不育,好恨收養,由佢地來收養,咁就啱啱好解決問題。其實BB仔好值錢架,全世界都有人想買,冇理由生出來之後放棄左佢,可能怕大人責怪啦。我地嘅社會太多假道學(講容乜吖),包容就唔夠,少年人做錯事,唔敢向屋企透露。其實家長可唔可以唔炳佢地,(或者炳少d),淨係幫佢地解決問題呢?唉,係難d嘅。冇人話做人容易噃,做居士係咪好d呢?

    回覆刪除
  3. 新月人不妨再看房祖名和薛凱琪的電影《早熟》,正是以此為題,拍得很好,寫實,有內涵。
    做人難,居士和法師也要吃飯和工作,只不過他們的心境修為較易自我開解,減少一些苦惱吧。

    回覆刪除
  4. 我冇睇過房祖名同薛凱琪套《早熟》,聽講幾好,薛凱琪個樣好得意,我會買隻碟睇下。多謝居士指點。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