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剛對多位於中西部的21個州發出酷熱警告,特別高溫的將威脅內華達州、南加州及亞利桑那州。亞利桑那州南部氣溫將達118°F(47.8°C),而內華達州及亞利桑那州南部氣溫亦高達115°F(46°C)。高溫對健康構嚴重威脅,當局勸告人們留在有冷氣的室內及喝足夠的水份。
夏天的氣溫越來越高,也越來越潮濕,「濕」加上「熱」,非常不好過。濕度與高溫,那一樣對健康的影響更大呢? 據《科學》期刊報導,生理學家和流行病學家兩者對此持不同觀點。生理學家發現有證據顯示,濕度有重要的影響,在同樣的溫度下,濕度越高,身體越難保持安全的溫度,以防止中暑。濕熱感覺比乾熱更令人不舒服,也更危險。一旦氣溫超過35℃左右,身體有效降溫的唯一方法,就是透過汗水蒸發,但空氣越潮濕,蒸發的汗水就越少,從而削弱了身體的降溫效能。
流行病學家的經驗則是,僅憑溫度,已可準確預測與高溫相關的致命率,這項預測,不需把濕度的增加計算在內。當然,這不代表濕度對身體沒有生理上的影響。
也有意見認為,流行病學家沒有看到濕度影響的原因,可能是他們的資料搜集,是偏向涼爽、乾燥的北半球,忽略了印度、巴基斯坦和人口稠密、潮濕的亞洲國家。無論如何,隨着全球氣溫上升,越來越多人面臨因此引致的健康問題,釐清「濕度」和「高溫」的風險,有其必要性。(網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