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1日 星期四

加拿大與阿拉斯加遊記(三)

第三部: 加東之三 (文字及圖片:比利)

加拿大安大略省東面,就是魁北克省。該省面積廣闊,達150多萬平方公里,但人口只有800多萬,密度大概每平方公里6人。魁北克南部與美國的緬因州、新罕布夏州、佛蒙特州和紐約州接壤,北部直抵北冰洋。我們遊覽的是魁北克城和蒙特利爾兩個主要城市。

魁北克是法語區,百份之九十的人以法語溝通。第一天到魁北克城,偶然在公園內,看到一群小學生和老師在戶外活動。學生穿上鮮明的紅色外套,老師穿戴法國軍服和拿破崙帽,典雅莊重。這個法式的場面,不必多言,已可見證魁北克的特色。

魁北克城座落於聖羅倫士河畔,是北美洲唯一留有城牆的城市,城牆區分了老城跟新城,有別於新城的現代化建築,絕大部分觀光景點都是在老城內的。走在老城的街道,仿如置身歐陸。建築物有獨特歷史價值和藝術氣息,建材大多是石塊。為保育這些建築物,業主不能隨意拆改,建築物的結構安全、外觀復修費用,可以得到當地政府的資助,包括稅收的減免和低息貸款等。市內有很多壁畫,有些就是樓房的整個幅外牆。壁畫如藝術品一般,吸引不少遊人拍照。老城內的街道狹窄,路面亦用石塊鋪成。因為地勢高低不一,所以又分上城(Old Upper Town)和下城(Old Lower Town)。在1879年,建造了一條195呎的纜車道(Funiculaire du Vieux-Québec),作為連接上下城的交通工具。當然,遊人亦可取道梯級上落。

在魁北克城西老城內有很多堡壘式的建築,最著名的是建於1893年的五星級費爾蒙芳堤娜Fairmont Le Château Frontenac,是少有的堡壘式酒店。是魁北克城最具代表性的城門是St. Jean's Gate,具有歐陸的古典風情。St. Jean's Gate旁邊即是砲兵公園(Artillery Park),它位於高地,扼守聖羅倫士河道,曾先後由法軍和英國佔領,用作防禦工事。在老城區內的國會大廈(Parliament Building),佔地廣闊,也是古典的建築物,這次沒有時間內進參觀,只能在外面拍照留念。在魁北克老城漫步,時空仿如停頓在十九世紀的歐洲小鎮,它散發的歷史和文化氣息,令人戀戀不捨,不願回到現實世界。

在魁北克城西南260公里,位於聖羅倫士河和渥太華兩河匯流的蒙特利爾島上的,就是蒙特利爾(Montreal,或譯作滿地可)。法語的Mont Réal,意思為「皇家山」,至今蒙特利爾城中心的地標皇家山仍以此命名。蒙特利爾是魁北克省最大的城市,人口400多萬,該地曾於1976年主辦奧運會,至今仍保留一座奧林匹克體育場。蒙特利爾也是法語城市,加國的製造業和金融業中心,加拿大不少的大型銀行,均在此設立總部。

蒙特利爾也分新舊城區,在舊城內的是鵝卵石街道和古典的建築,兩旁的是咖啡店和紀念品店,店員笑容可掬,親切友善。坐在路邊,喝一杯咖啡,看看街景,過一種「沒事可做」的閒適時光,也是很有趣味的。如果要看蒙特利爾全貌,可以登上皇家山。此山只高二百多公尺,山上有徒步徑和觀光台,不少遊人,在此以蒙特利爾市區作背景拍照。皇家山附近,是加國首位的麥基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大學座落於市內,可惜行程的時間不足,未能一沾其書卷氣息。

蒙特利爾的公園,隨處可見到在草地上奔跑嬉戲松鼠,足見當地重視自然環境和野生動物的保育。松鼠仿彿成了該市生活的一部分,市內的紀念品商店,就有松鼠的毛絨玩具吸引遊客。

【新月人按:遊歷北美洲的加拿大的名城,卻仿似身處歐陸小鎮,散發着歷史和文化氣息,還有親切友善的居民,難怪比利君對舊城區戀戀不捨。遊記待續。

 

2025年7月28日 星期一

加拿大與阿拉斯加遊記(二)

第二部: 加東之二 (文字及圖片:比利)

到訪多倫多的遊人,定必會觀看附近的尼加拉大瀑布(Niagara Falls)「尼加拉」這個名字源自印第安語,意指「雷神之水」,它是世界三大瀑布之一,距多倫多市中心只一小時多車程。整個瀑布跨越加拿大的安大略省和美國的紐約州。所以,在加國境內可以看到瀑布另一端的美國建築物,有點像香港和深圳,只是一河之隔。

尼加拉瀑布是統稱,它由尼加拉河上的馬蹄瀑布(Horseshoe Falls),美國瀑布(American Falls),以及布里達爾維爾瀑布(Bridal Veil Falls)組成。其中的馬蹄瀑布也稱加拿大瀑布(Canadian Falls),橫跨美加兩國,佔尼加拉河約90%的水量,河水呈青色。瀑布呈半環型,寬670公尺,落差57公尺。觀看瀑布,可遠可近。遠的是宏觀,從觀景台上,觀看和拍攝河面及整座瀑布的態勢。近的是由觀景台乘坐升降機至河面,搭乘觀光船,駛近瀑布,感受如奔雷的水聲以及如暴雨的水勢。觀光船都有簡便的雨衣,免費供應給遊客,但濕身仍難免。

在船上看瀑布飛濺而下,氣勢磅礡,雄奇壯闊,是難忘的體驗。如何形容?或許只有李白的詩句「飛泉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最是貼切。

在多倫多以東約450公里的是渥太華,它是加拿大聯邦的首都,也是加國的政治中心,各國領事館雲集之地。遊客到此,均會參觀國會山莊,它坐落渥太華河南岸的官地,為加拿大國會建築群所在。國會的建築物呈哥德式風格,甚具建築美學和歷史價值。目前多座建築均先後進行維修和保育,遊客只能遠觀。如果對歷史建築有興趣者,定有所獲。

渥太華的另一地標,是國家美術博物館 National Gallery of Canada,它的外型「前衛」,建築物以直線為主,並用大量的玻璃採光。在博物館前的廣場,有座一名作Maman的金屬蜘蛛,高30呎,寬33呎,是法國女藝術家Louise Bourgeois的作品。西方人以蜘蛛結網,等候獵物,象徵忍耐和堅毅,所以有蜘蛛為題材的雕塑品,但少見如此別具匠心的設計,此作品是Louise獻給她母親的,Maman在法語中,就是母親之意。

渥太華的建築物,大多有歐陸色彩,其中更多是聖母院式的天主教堂。在國家美術博物館對面就有一座。但我們內進參觀的,是位於Kent StreetSaint Patrick Basilica。這座教堂華麗典雅,金碧輝煌,各種雕刻品、聖像,均是極端精緻的工藝品,不能論值,不愧是神的殿堂。若要仿造一座相同的教堂,費用真的難以估算。

渥太華國會山莊之下,就是渥太華河,河畔的Jacques Cartier Park,最宜在早晚漫步,欣賞河上的晨曦和日落。河邊最多見的,就是成群的加拿大雁。牠們是群居的鳥類,體型碩大,頸部甚長,整個頭部和頸部均以黑色為主;兩側頰部有白色斑塊,肩部、背部均為深灰褐色,尾上覆羽白色,尾羽黑色。無論在天空以隊型飛行,或是在湖面、地面,皆有領袖,行動一致。斜陽裡雁群在河上游戈,金黃的河水映照高聳的國會山建築,是一幅美麗的圖畫。

渥太華的面積不算很大,約2700平方公里,是香港的2.5倍,在首都及鄰近地區的人口約大概是130萬,十分寧靜和清幽。該地曾被評為北美生活質素最佳的城市。漫步市面,看渥太華獨特的建築、寧靜的街角、祥和的氣氛,生活質素最佳之城市,當之無愧。

【新月人按:從氣勢磅礡的尼加拉瀑布,到加國的政治中心的渥太華市,比利君娓娓道來,詳加描述,加上精美的圖片,令人增廣見聞,心往神馳。期待下一部分,並謹表謝意。】

2025年7月24日 星期四

加拿大與阿拉斯加遊記(一)

第一部: 加東  (文字及圖片:比利)

前言:

加拿大,以前曾多次到訪,但均集中在卑斯省的溫哥華,東部和洛磯山脈的風景區,嚮往久矣,卻未親歷其境。至於阿拉斯加,所知的仍留在中學時期地理科老師所教的「北美地理」,冰川湖泊,地廣人稀。

去年年初,友人邀我參加旅行團,於今年遊覽加國東西岸,並乘坐遊輪沿溫哥華北上阿拉斯加。這些都是我渴望前往的地點。既有人作伴,馬上就答應了。因阿拉斯加的航道,每年只有夏季的四、五個月開放,所以,我們就選擇了六月初至七月初,林森葉茂,繁花似錦的夏季,來一趟北美之行。

行程的首站是多倫多,由此前往渥太華、魁北克市、蒙特利爾等地一匝,重回多倫多後,乘坐內陸機前往靠近洛磯山脈的卡爾加里(Calgary)。再由卡爾加里到班芙(Banff)國家公園、經弗農(Vernon)到溫哥華。在溫市的Water Front此登上前赴阿拉斯加的遊輪,歷七天海上行程,在惠蒂爾(Whittier)離船,再坐火車深入阿拉斯加內陸如安哥拉治、迪納利國家公園(Denali National Park)和費爾班等地。回程經加拿大的西北部的道森市(Dawson City),乘內陸機返回溫哥華,全程30天。

我把遊記分作數部分:加東、班芙(洛磯山區)、阿拉斯加、道森及溫哥華。一個月的旅遊行程,記下印象最深刻者,日後重溫,會否再遊,則是未知之數矣。

第一部 加東

加拿大東部的多倫多,渥太華、魁北克,是政治和經濟重心,更具濃厚的歷史和文化氣息。首站的多倫多,是安太略的首府,也是加國最大的城市,人口七百多萬,是加國的金融、電訊、交通樞紐。多倫匯集世界不同地區的移民,有一半以上的居民,在加國之外出生。多倫多的建築物,既有現代化的,有傳統的,更有現代和傳統相結合的。

多倫多的市區中心,熱鬧繁華,有各式商店和不同國家的美食。我們既品嚐西式食,但也不忘當地的中菜。所謂「禮失而求諸野」,想不到當地的港式\粵式酒家和茶餐廳的出品,水準在不少香港酒家之上。當然,加國的物價較高,再加上銷售稅和至少15%的小費,所費實在不菲。

多倫多大學是世界著名的學府,吸引各國的學生。大學內的皇家安大略博物館(Royal Ontario Museum, ROM) 是加拿大最大的博物館之一,擁有豐富的自然歷史和文化藏品。我們在市中心徒步二十分鐘便到達。館內的第一層,展覽的是大量的佛教藝術品和中國歷代的,特別是明代的工藝品。其他的場館,當然不乏古希臘和羅馬的雕像和文物。除了人文的部份,自然歷史也甚具規模。尤其足以觀看的是各種生物的演進、稀有或絕跡生物的化石和模型,令人大開眼界。時間所限,一個上午,只能挑選最有興趣的來看,但已值回票價,上了寶貴的一課。

【新月人按:比利君繼馬達加斯加之行,再遠征加拿大與阿拉斯加,並將其寶貴經歷、所見所聞,分幾個部分,公諸同好。北美幅員廣大,地貌變化多,遊記精彩可期。謹此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