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4日 星期四

加拿大與阿拉斯加遊記(一)

第一部: 加東  (文字及圖片:比利)

前言:

加拿大,以前曾多次到訪,但均集中在卑斯省的溫哥華,東部和洛磯山脈的風景區,嚮往久矣,卻未親歷其境。至於阿拉斯加,所知的仍留在中學時期地理科老師所教的「北美地理」,冰川湖泊,地廣人稀。

去年年初,友人邀我參加旅行團,於今年遊覽加國東西岸,並乘坐遊輪沿溫哥華北上阿拉斯加。這些都是我渴望前往的地點。既有人作伴,馬上就答應了。因阿拉斯加的航道,每年只有夏季的四、五個月開放,所以,我們就選擇了六月初至七月初,林森葉茂,繁花似錦的夏季,來一趟北美之行。

行程的首站是多倫多,由此前往渥太華、魁北克市、蒙特利爾等地一匝,重回多倫多後,乘坐內陸機前往靠近洛磯山脈的卡爾加里(Calgary)。再由卡爾加里到班芙(Banff)國家公園、經弗農(Vernon)到溫哥華。在溫市的Water Front此登上前赴阿拉斯加的遊輪,歷七天海上行程,在惠蒂爾(Whittier)離船,再坐火車深入阿拉斯加內陸如安哥拉治、迪納利國家公園(Denali National Park)和費爾班等地。回程經加拿大的西北部的道森市(Dawson City),乘內陸機返回溫哥華,全程30天。

我把遊記分作數部分:加東、班芙(洛磯山區)、阿拉斯加、道森及溫哥華。一個月的旅遊行程,記下印象最深刻者,日後重溫,會否再遊,則是未知之數矣。

第一部 加東

加拿大東部的多倫多,渥太華、魁北克,是政治和經濟重心,更具濃厚的歷史和文化氣息。首站的多倫多,是安太略的首府,也是加國最大的城市,人口七百多萬,是加國的金融、電訊、交通樞紐。多倫匯集世界不同地區的移民,有一半以上的居民,在加國之外出生。多倫多的建築物,既有現代化的,有傳統的,更有現代和傳統相結合的。

多倫多的市區中心,熱鬧繁華,有各式商店和不同國家的美食。我們既品嚐西式食,但也不忘當地的中菜。所謂「禮失而求諸野」,想不到當地的港式\粵式酒家和茶餐廳的出品,水準在不少香港酒家之上。當然,加國的物價較高,再加上銷售稅和至少15%的小費,所費實在不菲。

多倫多大學是世界著名的學府,吸引各國的學生。大學內的皇家安大略博物館(Royal Ontario Museum, ROM) 是加拿大最大的博物館之一,擁有豐富的自然歷史和文化藏品。我們在市中心徒步二十分鐘便到達。館內的第一層,展覽的是大量的佛教藝術品和中國歷代的,特別是明代的工藝品。其他的場館,當然不乏古希臘和羅馬的雕像和文物。除了人文的部份,自然歷史也甚具規模。尤其足以觀看的是各種生物的演進、稀有或絕跡生物的化石和模型,令人大開眼界。時間所限,一個上午,只能挑選最有興趣的來看,但已值回票價,上了寶貴的一課。

【新月人按:比利君繼馬達加斯加之行,再遠征加拿大與阿拉斯加,並將其寶貴經歷、所見所聞,分幾個部分,公諸同好。北美幅員廣大,地貌變化多,遊記精彩可期。謹此致謝。】

4 則留言:

  1. 加拿大這個地方始終覺得它偏凍。。可能出於個人經費所限,花一仟幾佰去大湾區旅行,已經心滿意足。:)路過的讀者

    回覆刪除
    回覆
    1.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和筆直,各適其適最好。加拿大現正是夏季,不會偏凍,可以一遊,又或者足不出戶,看比利的遊記,當自己去了加拿大亦可。

      刪除
  2. 欣見令友比利君又有新作。想不到此君非洲之行不久,又有北美之旅。比利君近年多次外遊,均以圖文予新月人發放,小弟除了當新月人之粉絲,不覺也和了比利君之讀者。

    比利君遊加國及阿拉斯加,也是小弟嚮往之地,可惜小弟一欠盤川,再欠魄力,今讀比利之手記,加國風光,躍然紙上,就如親歷也。

    比利君寫美食,當然少不多加國之龍蝦,看圖片已令人垂涎三尺,不知價格和味道如何。

    安省博物館,包羅人類歷史和自然歷史的展品,甚值一遊。參觀當地的博物館,比到商場購物,收獲更大了。

    回覆刪除
    回覆
    1. 比利近來遊興大發,頻頻出動,除了盤川、魄力,還要牙力(食龍蝦)和記憶力(之後寫撰遊記)。此君確有過人之處。
      遊記之第一部只是個簡介,加東的名城各有特色,還有阿拉斯加的冰天雪地,所以之後的戲肉會更精彩。新月人可以暫時歇暑,閣下做比利的粉絲可也。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