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資助的機構公布的2024年《世界幸福報告》(World Happiness Report)顯示,芬蘭連續7年蟬聯榜首。芬蘭人幸福的秘訣什麼?從事力資源管理的Emma Alftan 認為芬蘭人追求的不是奢華的享受,而是一個平等的社會,透過退休金計劃、疾病及失業保險、學生資助計劃等,令大家都有安穩的生活。
但芬蘭的得天獨厚之處,就不是甚麼秘訣。從事冰浴治療的Kyle Miller 認同芬蘭自然環境優美,與市區距離不遠之處,就有森林、湖泊,無論生活怎樣忙碌,都會抽時間到郊外活動,享受大自然。
而且,芬蘭人很着重保持工作與生活的平衡,高級行政人員Miika Mäkitalo說放工後絕不再看電郵,渡假時更盡忘工作,讓身心鬆弛。但這並不代表他們不重視工作,從事公關工作的Jay Vaananen認為芬蘭人熱愛工作,享受其過程,珍惜付出的努力,而不會急於求成。他們認為職業無分貴賤,個人的事業、職位的高低,不等同身份象徵或社會地位。
正因沒有階級觀念,經營小生意的Rrona Perjuci說稱芬蘭人的鄰里關係緊密又和洽,大家樂於服務社區,參加活動,有困難時互相幫助。以上的秘訣,知易行難。
芬蘭人的幸福,其實是經過努力爭取的。Emma Alftan 指出,芬蘭亦有本身的社會問題,例如家暴、情緒困擾等,民眾也有以投訴、示威遊行等方式,表達訴求,但大家都積極面對問題。本身是牙醫的Mikael Korhonen說,最能代表芬蘭的精神詞彙是Sisu,意思是指意志力、堅忍力、及遇到挫敗後的復原的能力,這種勇敢的生活態度,可支持他們在逆境求存。或許,這才是芬蘭的幸福秘訣。據說,Sisu可透過桑拿蒸汽浴練習得來,難怪芬蘭人最愛享受芬蘭浴。(參考資料及圖片:互聯網。)
其實亞洲日本,泰國,馬來西亞,台湾等地方,都有類似場地,而且質價廉,尤其日本纸幣創新低5算關口。。每個人對幸福的定義及取捨,都大徑不同,例如本人每次看新月人出文,可以留言暢所欲言,見識不少新事物,就感覺幸福的存在。: )路過的讀者
回覆刪除同意,其實每個地方都有本身特色,例如日本、泰國、馬來西亞等等,都有不同的吸引之處,別人學不來。芬蘭連續多年被選為最幸福國家,但是不是任何一個人去到芬蘭居住,就立即變得幸福呢?還是,懂得珍惜目前所擁有的,小確幸已是幸福。所以,新月人亦多謝路過兄的留言。
刪除芬蘭是聖誕老人的故鄉,聖誕老人帶給萬千兒童快樂,毫無疑問,他的故鄉必定之幸福快樂之都。
回覆刪除芬蘭又稱千島、千湖之國,地處北溫帶,北緯60度到70度之間,有四分之一的地方處在北極圈內,最北的地區夏天有73天太陽不落於地平線下,冬天則有51天不出太陽。或許是天氣寒冷,國民愛「焗桑拿」,那就是芬蘭浴。
芬蘭的幸福指數高,和其社會制度、福利、人口、以至自然環境有關。據悉芬蘭的小孩,七歲前不用上學,他們不必被強迫寫字、背書,所以一定很幸福快樂。某一段時間,香港的教育界經常組團前赴芬蘭,考察該國的教育,但不知帶回了什麼經驗,又不知真的學了和落實了什麼。單是看學前教育,香港的小孩,三歲上幼兒園,為要擠入小學名校,每天一大堆的功課,已學不到人家的愉快學習了。
香港學到的,可能只是芬蘭浴,因為香港有很多桑拿浴室。但香港在亞熱帶,在大熱天時,焗桑拿一點也不快樂吧。
每個地方有不同天氣、自然風貌、物產及因這些客觀環境孕育出來的文化和習俗,都是其他地方學不來的。不過,他山之石,可以借鏡,芬蘭人的幸福,源於他們致力謀求一個較踏實公平的社會,令每個人都有安穩的生活,而一致公認的,是他們的逆境自強的精神(Sisu)。
刪除新月人必須承認,所說的都屬於資訊,要了解一個地方,必須在親歷其境,甚至在當地生活過,才有體會。這就是吾友比利經常出遊的好處。
《世界快樂報告》當然有一些客觀的指標,小弟上網查看,包括人均的GDP、社會保障、預期壽命、自由度、慷慨程度以至社會的廉潔程度等。近年在全球排前十名的,絕大多數是歐洲國家,北歐的芬蘭、丹麥和冰島常位於三甲。
回覆刪除芬蘭人口只有五百多萬,因移民政策以至各種條件限制,不是人人均可以在個「最快樂」的國家定居。那麼,又應如何追求快樂?中國人愛說「知足常樂」,快樂,原來是心境。
大家均聽過顏淵的故事,孔子說:「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顏回(淵)是孔子眾多學生中,學問和品行最高的。他生活在陋巷之中,飲食均是最粗糙的,他人都替他憂心,但他卻樂在其中。所以,孔子特別稱讚這個弟子。
《論語》也中有「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之句。讀書、與良朋共聚,也是快樂的泉源。
佛家有謂,「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在天堂還是在地獄,視乎個人的修養和心境。一念的「念」字,由今和心兩字合成。當下所思所想,決定了為惡或為善。離惡而近善,就是天堂、就是快樂。
小弟學不到顏回,也不如令友比利君,但有閒時讀書、與人為善,也深感滿足了。
閣下謙稱學不到顏回。顏回學問和品行都是最高,但生活在陋巷,飲食粗糙,但仍樂在其中。他的修養和心境,似乎達到佛家「一念天堂」的境界。
刪除完全擺脫物慾,昇華至精神修養,現代人很難做到,但過樸素的生活,擺脫奢華之風,多親近大自然,與人為善,互相幫助,正似是一些北歐小國的幸福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