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4日 星期一

簕杜鵑不是杜鵑

簕杜鵑不是杜鵑,但常有人把簕杜鵑稱為杜鵑,這也難怪,簕杜鵑可開花多次,春天開得最茂盛,可與在三月開花的杜鵑相會,當簕杜鵑的枝條下垂至杜鵑花叢,與其中紫紅色的杜鵑花成為芳鄰,那就很容易令簕杜鵑和杜鵑兩不分了。

簕杜鵑不是杜鵑,主要的分別,在於簕杜鵑艶麗的不是花瓣,而是三片略呈三角型的苞片,花朵反而是細小得像花蕊的白色部份。唐代詩人張若虛的詩句:「含蕊紅三葉,臨風艶一城」寫的未知是否簕杜鵑,但型態很接近。

杜鵑也不是簕杜鵑,杜鵑堪賞的是花瓣,花色很多,紫紅、白、淡粉紅等都常見。叢生的杜鵑,還可夾雜多種顏色的花呢。(圖片:RA)

8 則留言:

  1. 無論杜鵑或簕杜鵑,衹耍經常在季節性的場及,大放鮮花異彩,就是合乎好花觀賞的特性。。題外話:留意到新月人兄,全年特别喜歡用花寫blog 做题材,應該是愛花之人。: )路過的讀者

    回覆刪除
    回覆
    1. 路過兄觀察入微,這個季節開了很多花,好花堪賞,寫blog 也像去市場買餸,邊樣合時買邊樣。花的預告:陸續有來,希望唔會睇厭。

      刪除
  2. 「陽光下看簕杜鵑的葉片,更加美麗。透着陽光的葉片,葉脈清晰顯現,亳不含糊,如果想像這些是花朵,那簕杜鵑就是比杜鵑還美麗的花朵了」。

    以上是小弟找到新月人年前在部落格上對簕杜鵑的形容。雖然新月人喜愛簕杜鵑,小弟卻偏愛在淡淡的三月天,遍佈於山坡上和小池旁的杜鵑花。它不是長年開放,但一開,就來個漫山遍野,紅的,白的,紫的,紫白、紅白同瓣的,柔情中又有熱情,美得目炫。

    杜鵑,有很美麗和浪漫的傳說。古蜀國有位望帝名杜宇,在他過世後化為子鵑鳥,從此,人們把子鵑鳥,改作杜鵑。因杜鵑鳥的啼聲,聽來很凄怨,故又作杜鵑泣血。剛好三月時分,杜鵑啼血之時,把鮮血濺在那漫山開遍的花朵上,花瓣染上有點點的鮮紅,人們也把這些花稱作杜鵑花了。

    李商隱的七律《錦瑟》曾提到望帝:「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近代的粵語歌《禪院鐘聲》也有杜宇的典故:「仿似杜宇哀聲泣血夜半鳴。」

    望帝杜宇、杜鵑鳥、杜鵑花,構成哀艷的故事,欣賞杜鵑花,油然引發思古之幽情。

    回覆刪除
    回覆
    1. 謝謝閣下引述新月人的舊文,未知是否目前陽光較少,賞花當日找不回這種感覺。

      閣下偏愛杜鵑花,除了因其漫山遍野的美態外,可能也受文學薰陶。杜鵑有浪漫淒怨的傳說,杜鵑鳥泣血,滴在花瓣上。

      估計現在唱《禪院鐘聲》的人,未必有考研杜宇的典故,現在的學生也如是,但校園裏杜鵑花開的三、四月,就是按近考試的季節,大家忙於溫書,無心欣賞,還把杜鵑花稱為「騰雞花」,代表緊張的心情。

      刪除
  3. 長知識,原來杜鵑也是表達緊張的一面,相信很多宅男初戀的約會,就像杜鵑的心情,心怦怦地跳動。。手心也發起汗來,說話的思路,硬蹦蹦地像簕杜鵑,一句開場白也說不出來。: )路過的讀者

    回覆刪除
    回覆
    1. 路過兄高見,指出宅男揉合了杜鵑花的騰雞和簕杜鵑的硬蹦蹦,可以兩者合一,看來本文簕杜鵑不是杜鵑這說法,有酌嚼的餘地。

      刪除
  4. 上文說起杜鵑鳥,另稱子規,因乃蜀帝魂魄所化,常夜鳴,聲音凄切。查杜鵑鳥,乃是Cuckoo之一種。古詩中寫及子規者,多不勝數。

    李白詩《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詩的主題不是子規,所寫的是友情,但借子規點出時令。

    真正寫子規者,有宋范仲淹的《越上聞子規》
    夜入翠煙啼,畫尋芳樹飛。
    春山無限好,猶道不如歸。

    「不如歸」乃子規的叫聲,好像說「不如歸去」。

    回覆刪除
    回覆
    1. 以詩論詩,個人意見較喜歡真正寫杜鵑鳥的《越上聞子規》,這一回,范仲淹小勝李白一比零。當然,個人意見不能作準,但要謝謝閣下選取相關題材,並提供導讀。

      大自值得欣賞的東西很多,星星、月亮、太陽(也是三個靚女的電影)、花鳥魚蟲等,數之不盡,文學家、藝術家以此為題材的作品也很多,還將此融情入景,昇華至更高境界。上述兩詩即然。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