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4日 星期一

加拿大與阿拉斯加遊記(四)

第四部:洛磯山區之一: 卡爾加里( Calgary) (文字及圖片:比利)

從蒙特利爾回程到多倫多,會途經千島群島(Thousand Islands),又稱千島湖。它位聖勞倫斯河與安大略湖的交匯處,是一個擁有1865個小島的景點,分屬加拿大、美國兩國。美國部分屬紐約州,加拿大部分則屬於安大略省。湖中的島嶼大小不一,有些上有住宅,有些細如礁石。在這裡可坐船遊湖,或者岸邊看湖景,我們選了後者,因遊湖只一個多小時,看不到多少東西。說起千島湖,它和我們吃的千島沙拉醬(Thousand Island Dressing) 很有關係。據傳千島醬的起源,是千島群島一位釣魚嚮導的妻子Sophia LaLonde 為丈夫在岸邊吃餐所製的調味料。味道如何,只要買一瓶千島沙拉醬試試便是。

旅程的下一站,是由多倫多飛往洛磯山區的卡爾加里。兩地相距2700公里,飛行時間四小時,但有時差,到達卡爾加里後,要調慢一小時。加拿大洛磯山脈,由頁岩和石灰岩組成。其中的羅布森山(Mt. Robson),和哥倫比亞山(Mt. Columbia)均接近四千公尺。高聳雄奇的雪山,山上和河谷茂密的針葉林,以及澄清如鏡的湖泊,連綿不絕,交織成世上罕見的絕美風景。洛磯山脈的大部分地區位於加拿大國家公園境內,是世界的自然遺產。

遊洛磯山脈,首站是卡爾加里,或稱卡城。它位於加拿大亞伯達省南部的落磯山麓,是該省最大城市,人口約130萬。我初到貴境,原以為卡城比較細小和「落後」,但實際上完全不一樣。如果說加東的是歷史名城,那麼,卡城所見,多是現代化的建築。市中心內的大廈,各具心思,是當代建築藝術和技術的結晶。印象最深刻的,是在Centre StreetThe Bow Tower它落成於2012年,樓高247公尺,弓狀的流線外型,十分矚目,被譽為卡城最美麗的建築物。在The Bow Tower外,有一個高約10公尺的網狀人頭雕塑,英文名字就是” The Head”,它以不鏽鋼製成,是加拿大的藝術家Douglas Coupland的作品,具有現代藝術的抽象和幾何元素。

另一座難忘的建築物,就是卡城的中央圖書館(Calgary Central Library),可說是卡城的文化地標。大學建築系的學生到此,必定得到寶貴設計靈感。圖書館於2018年開館,是加拿大建築師行Snohetta的傑作。它的外牆由大量的鋁製覆蓋板和玻璃構成,有很強的動感,內部空間明亮通透,以大面積的玻璃幕牆和天窗,營造出開放和舒適的閱讀環境。圖書館是全開放式,內進不必檢查和拍咭,有多個樓層,功能不一。木質的梯級和分隔線,柔和自然,而且空間寬敞,在這裡閱讀和自修,並呷一口館內咖啡,真是至高享受。如果有機會重遊卡城,這是必到的地方。

相較之下,建於1968年,高190公尺的卡爾加利塔(Calgary Tower),就有些失色了。這塔頂層是觀景台,可以360度觀看卡城全景,但我們沒有內進,只是走到市中心附近的Scotmans Hill。這裡的地勢較高,可以看到卡城大部份的建築物。

在卡城的市內,有一條弓河(Bow River),河中的小島,就是王子島公園Prince Island Park,島的兩端有橋與對岸相連。時屆夏令,林木蒼翠,鳥鳴其上。河水清澈,水鳥三五成群,置身其間,心曠神怡。我們早上漫步,遊人不多,不意傳來樂韻,只見樹下一名少女,抱著結他,自彈自唱。她的嗓子柔和,不用揚聲器,婉轉的歌聲,如樹上鶯鳥,與清幽的環境,是自然的結合。聲美景美,徵她的同意,為她拍下幾幅人像照,其後傳送了給她。

卡城有不少華人聚居,鄰近弓河,就有華埠和華人的耆英中心。華埠對面的善樂公園(Sien Lok Park),有中式的雕塑,其中一座三角的錐體,上刻「尋金熱」的圖文,可見早年華人,或是因「尋金」到此謀生。

【新月人按:比利行程從加東飛抵洛磯山區,有奇雄的高山湖泊,亦有現代化的大城市卡爾加里,值得一遊。遊記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