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外國月亮與本地月亮,都是看同一個月亮。
教育從來是難於處理的問題。如何衡量一所學校的表現?不同背景的學校、學生來源不同的學校,如何比較?會否用相同的指標?其實,不同國家的教育,存在不同的問題,即使是英國、澳洲、美國等西方國家,也是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用市場方法、「汰弱留強」,讓學校市場化,由「用家」決定其生死,「出品」不好,沒有顧客,只好關門大吉。這是戴卓爾夫人的維思,一如她當年上場,打擊英國的工會勢力,把國營企業私有化一樣。但香港的教師工會和辦學組織,卻不願接受這一套。校本管理,政府的教育部門下放權力,原意不錯,問題是學校需要一個有完善組織和願意承擔責任的辦學組織,一個稱職盡責的校董會,一個有抱負、開明和樂於和教師共同工作的校長....,否則,權力下放了,等於「放而不管」了。香港的教育,山頭和既得利益者甚多,今天一切政治化,教育當局更不能能如上世紀或97前後般,作出重大的改動。尚幸教育界仍有不少具熱誠和良知的校長及教師,希望香港的教育質素不會大幅倒退。
其實無論在什麼教育制度之下,總有不少具熱誠和良知的校長及教師。但除了受人欽佩的一群,總要有良好的制度作保證。校本管理制度沒有一筆過撥款作配合,變成有點不倫不類。當然,一筆過撥款亦有不少問題,英國的學校校長有苦自己知。香港的社福機構亦採用一筆過撥款,社工界已反映其問題。可見沒有最好的制度,但不能唔湯唔水。
教育從來是難於處理的問題。
回覆刪除如何衡量一所學校的表現?不同背景的學校、學生來源不同的學校,如何比較?會否用相同的指標?
其實,不同國家的教育,存在不同的問題,即使是英國、澳洲、美國等西方國家,也是家家有本難唸的經。
用市場方法、「汰弱留強」,讓學校市場化,由「用家」決定其生死,「出品」不好,沒有顧客,只好關門大吉。這是戴卓爾夫人的維思,一如她當年上場,打擊英國的工會勢力,把國營企業私有化一樣。但香港的教師工會和辦學組織,卻不願接受這一套。
校本管理,政府的教育部門下放權力,原意不錯,問題是學校需要一個有完善組織和願意承擔責任的辦學組織,一個稱職盡責的校董會,一個有抱負、開明和樂於和教師共同工作的校長....,否則,權力下放了,等於「放而不管」了。
香港的教育,山頭和既得利益者甚多,今天一切政治化,教育當局更不能能如上世紀或97前後般,作出重大的改動。尚幸教育界仍有不少具熱誠和良知的校長及教師,希望香港的教育質素不會大幅倒退。
其實無論在什麼教育制度之下,總有不少具熱誠和良知的校長及教師。但除了受人欽佩的一群,總要有良好的制度作保證。
刪除校本管理制度沒有一筆過撥款作配合,變成有點不倫不類。當然,一筆過撥款亦有不少問題,英國的學校校長有苦自己知。香港的社福機構亦採用一筆過撥款,社工界已反映其問題。可見沒有最好的制度,但不能唔湯唔水。